视障者3小时40分跑全马 握着小圈让运动常态化
- 2019-04-16 09:25
- 商务新闻网
带着盲人跑马
120个健全人带20个视障者跑步
视障者全马最佳成绩3小时40分
志愿者晓燕(左)和视障跑者杨俊一起进行日常跑步训练。
志愿者晓燕和视障跑者杨俊跑步时都会握着“陪跑圈”。
每周二傍晚,天河体育中心(简称“天体”)外场周长1.1公里的跑道上,总会出现一对对挥汗如雨的跑者,两人有说有笑,他们手上还同时握着一个彩色橡胶圈,定睛一看才察觉,其中一人是一名视障者。
这样的场景已在天体上演了3年之久。跑者们都来自广州市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协会的副会长杨俊是一名只能略微感到光亮的视障跑者,他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协会现在有120个健全人志愿者,20名视障者,大家都通过运动得到了健康,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在协会志愿者的帮助下,视障者不但走出家门,还有人参加了马拉松比赛,并获得全马3小时40分的好成绩。
杨俊今年29岁,穿着运动服的他显得身材魁梧。四五年前,家住在黄埔区黄船社区的他,总是有意无意间被家人提醒,“你怎么这么胖”,“你这样胖下去怎么行”。
但杨俊很无奈,从初中开始,他的先天性白内障病情急速恶化,双眼只留下微弱的光感,“我只能感受到路灯,但眼前的地面,前方的环境就看不到了”。
握着小圈跑大圈
杨俊和跑步的结缘非常偶然。2015年,在黄埔区盲人协会做速录员的他被问到,想不想参加广州马拉松(简称“广马”)。当时广马方兴未艾,广州有一个名为Gmfive的跑团前来盲人协会做公益,与协会的视障人员组成兴趣小组,想通过陪跑的方式让他们走出家门参加运动。
“他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共来了五六十人,因为年龄相仿,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杨俊说,刚开始他也有所顾虑,担心运动会有危险,但因为和志愿者很快有了共同语言,他不再瞻前顾后,开始和志愿者们一起跑步,“跑步的时候,我们一同握着一个橡胶做的‘陪跑圈’,志愿者往左拉,我就往左跑,往右拽,我就靠右,他们有时也会大声喊,‘减速’、‘靠右’,我们就根据他们的指示做动作”,杨俊边说,边拿着手中的“陪跑圈”比划着。
2015年底,在跑团年轻人的帮助下,区盲人协会30多个视障者都完成了广马的5公里迷你马拉松,“其实很多人体力不济,是在他们带领下走完了5公里。比赛后我就爱上了跑步,我喜欢大家跑步时的那种氛围,跑步也让我的身体变得健康了,虽然刚开始锻炼时很累,想放弃,但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体重降了下来,我变得更健康了,所以我真不希望这群志愿者走,我想继续跑下去”。
自此,杨俊便有了希望让视障者长跑运动常态化的想法,他和志愿者沟通,力图一步步将这个特殊的跑团建立起来。
让视障者运动常态化
江映繁是最初的那批志愿者之一,最大的爱好就是跑马。那一年,江映繁因跑中国香港马拉松认识了盲人和聋人组合的猛龙队,受到感染的他,也决定在广州推广公益跑和无障碍出行,得知杨俊的想法后,立刻表达了支持。于是,杨俊负责召集有跑步运动意向的视障者,江映繁则开始联络和协调那些愿意充当视障人士陪跑员的志愿者。
很快,这个特殊跑团的管理层就浮出水面,“我们经过商讨,把肢体障碍的残疾人也一起纳入进来,建立起协会的理事会,最初视障跑者有10人,肢体障碍者有三四个,志愿者则占到协会总人数的2/3左右”。
2016年9月,广州市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江映繁告诉记者,协会召集来的志愿者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各展所能,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让协会迅速发展壮大,“我们的志愿者有IT工程师、老板、护士等,他们都是有爱心又爱跑步的人,当时我们和志愿者、视障者和残障人士协调后,大家就约定每周二晚上6点,固定在天河体育中心外场进行长跑训练,风雨无阻”。
如今,协会的视障跑者已经达到20人、肢体障碍者10人,固定来陪跑的志愿者达到120人。杨俊说,当年他希望每周都能跑步健身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们20名视障跑者中,全盲的占到2/3,经过我们每周的锻炼,15个人拥有了跑半程马拉松的能力,5个人可以跑全程马拉松,其中最快的视障跑者,全马的成绩能达到3小时40分。”杨俊兴奋地说。
首马完成“5小时13分”
杨俊是5个能跑全马的视障者之一,现如今国内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他都尽可能地参加。能跑完全马,他把很大一部分功劳都记在了志愿者的身上,参加马拉松运动3年,杨俊比之前瘦了20斤,身体愈发结实魁梧。
“我的第一个全马陪跑员叫佳媚。”说起这名字,他特地停下来,向记者强调“佳”和“媚”字怎么写,“那是2017年的贵阳马拉松,跑全马必须要有充足的体能储备,而作为视障人群,我们必须要和陪跑员有足够的默契,才能完赛。佳媚每个周中、周末都会特地来和我一起训练,一直坚持了4个月。”
杨俊说,在训练的后期,佳媚临时调往东莞工作,但为了不影响杨俊训练,佳媚总是在前一天晚上坐高铁回到广州,住在很便宜的快捷酒店里,第二天一清早,就拉着杨俊做长途跑,“当时的广州已经是夏季,所以我们只能在清晨气温较低的时候跑步,每周训练的时候,佳媚都会准时过来,风雨无阻”。
杨俊说,佳媚的那份恒心让他非常感动。每周来回陪他训练都是佳媚自费的,虽然当初她只是口头答应了杨俊,但却一诺千金,从不失约。临到贵阳马拉松,又是佳媚陪着他一起坐高铁到贵阳,最终,杨俊以5小时13分的成绩,完成了人生首个马拉松。
如今,杨俊的全马成绩已经提高到了4小时18分。他说,自己成绩的提高也得益于后期遇到的陪跑员,“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开公司的老板,叫陈吉,他非常严肃地指点我怎样练速度;2018年,我遇到的陪跑员叫常勇,他特别认真,不断地纠正我的跑步技术,我都有点怕他。但每次跑步时,我都能感到陪跑员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们不断鼓励我完赛,这种被人勉励的感觉,有时比和家人在一起还要好”。
癌症康复后坚持陪跑
而最让杨俊感动的,是协会当初的组织者江映繁。
“2016年,协会成立没多久,他就被检查出罹患鼻咽癌,住院治疗了,我们当时都很担心他,觉得他以后可能再也跑不了了。但我没想到,2018年4月,我的耳边又重新听到了他的声音。”杨俊告诉记者,江映繁很早以前就开始做公益,长跑也是他多年的爱好,他从2011年第一届广马开始,就连续参加这项赛事。
“江映繁告诉我,经历了这样的病痛,才更加了解到生命的含义。他觉得,对于视障人士来说,资金的资助其实并不能真正帮到他们,只有带着他们离开社会边缘,参与到马拉松赛事里来,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跑步能让他们融入到社会里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杨俊感到江映繁的话特别对。重新回到协会后,江映繁仍然坚持带领着残障人士陪跑。
去年的广州马拉松比赛,江映繁作为一名轮椅跑者的陪跑员,再次出现在赛道上。
让更多视障者走出家门
“我认为我对马拉松的热度,再过两三年就会‘退烧’了,但对于跑步这项运动,却会一直热爱下去。”杨俊说,跑步给视障人群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我们很多人原本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正是长跑才让我们走在一起,才让我们性格变得开朗,体质得到增强,我的目标就是鼓励更多视障者参与到长跑运动中来。”
“你可以看到,我们这些视障者的身体很两极化,要么营养不好,身体瘦弱;要么就是平时缺乏运动,身体肥胖,但他们一旦肯走出来,坚持一段时间,都会感到身体的变化,肌肉的增加、肥肉的减少,都会让他们更健康,而不断地与外界交流,也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杨俊希望未来把协会打造成更具规模的平台,引入更多愿意支持公益事业的企业,“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特别大的赞助,主要是好的跑步鞋太贵了,视障者买不起。”
杨俊说,每当有人捐助好的运动鞋时,他都会考虑将鞋子先送给家庭经济条件最困难的残疾跑者,“在这里,我们能听到每个人爽朗的笑声,这样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