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实习工资不低于试用期的80%

  • 2019-07-31 16:35
  • 人民网-教育频道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为加强和规范高校实习管理,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切实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几天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院校的实习管理作出规定。《意见》明确要求除了特殊要求和专业外,实习生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不能安排加班和夜班。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同一职位。工资标准的80%。

《意见》共4部分和16篇文章,从充分了解实习的意义和要求,规范实习教学安排,加强实习组织管理,加强实习组织等方面,呼应当前大学生实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

近年来,在高校,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深化了生产,教育,科研一体化,大学生实习工作稳步推进,质量稳定。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对实习,实习投入不足,实习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机构管理不善等问题投入不够。

《意见》强调高校要充分认识实习的意义,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实习新要求,把实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强改革实践教学研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习安排,加强有条件保障,组织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实习。

为了规范实习教学安排,《意见》明确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相关政策,作为加强高校实习教学的政策依据。原则上,实习应由学校组织,集中实习,要求大学加强实习教学体系建设,合理安排实习。组织表格,科学制定实习计划,并选择实习指导员。

《意见》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实习机构的管理,做好实习的组织实施,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维护学生的权益。学生,加强岗位和岗位实习的管理。《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是学生实习管理的主体,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在加强对实习机构的支持下,高校应完善工作责任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加强实习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校应加大对实习的投入,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实习的监督。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校实习管理的实际情况,《意见》启动了多项改革举措,一是错误的高峰实习,结合实际的实践实习单位,灵活安排实习时间,有利于解决长期高校聚集的强化练习导致实习单位缺乏接收能力的突出问题。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实习需求的信息匹配。三是支持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针对现场实习困难的问题,开发了相应的虚拟仿真项目来取代现场实习。四是鼓励研究实习,促进多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探索跨学科教学需求与实习单位需求脱节,大学生创新培养和创业精神的矛盾,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

  《意见》原文如下: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

  教高函〔201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育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局)有关部门(单位),高等学校和各省的高等教育机构: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在高校,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深化了生产,教育,科研一体化,大学生实习工作稳步推进,质量稳定。稳步提升。同时,部分高校对实习不够重视,实习基金不足,实习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机构管理仍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员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切实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提出以下意见,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院校的实习管理。

  一、充分认识实习的意义和要求

1.充分理解实习的意义。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践,掌握和掌握生产场所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的重要途径。责任和其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准确把握新时代实习的要求。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正在涌现,正在迅速改变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化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对工业运营和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建立基础,落实四个回报,积极应对,积极求变,把实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习安排的原则。加强条件和组织。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实习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规范实习教学安排

3.加强实习教学体系建设。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及相关政策,高校应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实习教学体系,制定实习纲要,提高实习质量标准,科学安排实习。内容。鼓励实习计划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开展研究实习,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4.合理安排实习机构的形式。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实习内容确定实习组织。原则上,各种实习都是由学校组织的,并进行了集中的实习。根据专业特点,毕业实习和实习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分散实习。对于实行分散实习的学生,应严格审查实习基地的条件和实习内容,加强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5.科学地制定实习计划。根据实习内容,高校应根据当地接近原则,选择实习,专业配套齐全,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遵守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节省成本。要根据单位的实际生产和接收能力,打破理论教学凝固安排,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合理确定实习过程。

6.选择一名优秀的实习指导员。高校和实习单位应分别选拔和分配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对于选择自己的分散实习的学生,他们还应安排校内教师按照说明进行操作。高校应根据实习教学指导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学校教师和实习生的比例。

  三、加强实习组织管理

7.掌握实习的组织和实施。高校应与实习单位合作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任务,考核标准等,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实习教师应接受实习生的良好培训,为学生实习提供现场指导,检查学生实习,及时处理实习中的问题,并进行实习评估。严禁委托中介人或个人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8.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实习单位成立之前,大学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确定实习条件后,应与实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管理责任。如果合作协议未按要求签署,则不得安排学生实习。

9.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高校应做好学生安全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实习单位必须做好学生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应尊重实习指导员和现场技术人员,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实习单位和劳动纪律,保证实习单位保密,并遵守现场教育管理。

10.做好保护学生的权利。高校和实习企业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安全健康的环境。不应安排学生介入娱乐场所。学生不应因违反规定而被起诉,不得扣留学生财产和文件。实习前,高校应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或人身伤害事故保险。

11.加强岗位和岗位实习的管理。后续和后期培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所有大学都必须科学组织,依法实施。严格签订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和休假规定,除临床医学和其他相关专业和实习岗位有特殊要求外,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且能不安排加班和夜班。为确保实习生获得合理的报酬,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同一试用后工资标准的80%。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6岁以下的学生不得参加实习。

  四、强化实习组织保障

12.完善工作责任制。高校是实习管理的主体。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实习经营保障体系。行政部门是实习管理的负责部门。要组织实习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做好实习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各教学单位应与实习单位落实管理职责,加强对实习机构的管理,处理安全等突发事件的风险。

1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高校要不断深化生产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建设符合多学科实习需要的综合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实践基地。要加强实践基地的质量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高水平实践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国家一级实践基地建设。一级和省级一流的专业建设。要结合实习基地条件和实习效果,动态调整实习基地。

14.促进实习信息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加强实习信息化建设,建立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实习需求信息,加强实习管理的全过程。支持大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习中的应用,鼓励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项目,取代因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等因素无法实施的现场实习。

15.增加对实习的投入。学院和大学应增加对实习的投入,以确保实习的基本需求。有必要积极寻求实习单位的支持,降低实习成本,确保实习质量

16.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监督。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实习工作的监督,重点监督本科培养计划实习环节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实习机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实习资金是否充足,实习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等。具有扎实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和重大研究成果的大学受到表彰。及时调查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对于监管不力,问题频繁,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校和场所,有必要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讨论,督促他们履行主要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举报和批评。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