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批“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发布

  • 2019-08-06 11:58
  • 解放网

8月5日,上海第二批30个“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发布。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透露,这是推动第二轮上海实施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整体计划是在2018 - 2020年推出约100个创新医疗服务品牌项目。

第二批“创新医疗服务品牌”于2019年4月启动。在初期对主要医疗机构和区卫生委员会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共收到三,二,一级医疗机构。卫生机构,社会医疗机构等宣布的42个项目。

经过现场报道,专家作业,综合评审等环节,最终产生了30个品牌。

创新服务流程

提升就医体验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从优化过程方便,麻醉舒适,营养支持和心理愉悦四个方面入手,缓解三大难点:住院时间长,就寝时间长,平均成本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减少手术疼痛和环节,镇痛泵疼痛管理,非药物干预方法和多学科合作开始,创建了“无哭泣的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整合多学科,组建消化内科。通过建立独立的充电窗口,内窥镜专科便利诊所和独立诊所,改善了消化系统疾病与西医结合的“一站式”内镜诊疗过程。病人正在奔波。

●上海东方医院引导社区建立“中心 - 社区”一线“扇”中风筛查网络,建立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和预警系统,建立同步启动机制。 - 医院运营和院外运输,并优化多项倡议,如纪律合作程序,将中风急救的启动从医院扩展到门诊急诊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通过了全日制培训,出院护理评估指导,电话随访,探亲等一系列培训,开设了一系列“医疗整合”腹膜门诊及24小时“腹泻热线”。提供连续,全时,全方位,全周期的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杨浦区医院依托“新华 - 石东儿科医学会”,为慢性咳嗽儿童建立“1 + 1 + 1”防治体系,网络随访,规范化治疗和绿色转诊为创新点。让孩子远离“慢咳”的烦恼。

●上海医疗急救中心完善应急服务业务,创新实施“分类救护”措施,并行应急热线和康复热线,合理配置资源,有效突破“等车难”的困境。

●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了“365家庭医生签署工作法”,其中包括家庭医生对街头民生保障服务体系的签约服务,准确区分五类人群,形成“社区联动”的创新模式,服务指导,精确合同和有效激励“。全面推进“1 + 1 + 1”签约工作。

创新诊疗技术

 提高医疗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中国第一家对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的医院,通过健康教育,口腔干预,初乳口腔免疫治疗,人乳库建立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实现了近乎完整的覆盖。和母乳闭环管理。 100%的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地提高了小早产儿的存活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系列举措已成为小型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国家示范模板。

●海军军事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消化内科领导,结合相关学科,创建高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创新医疗服务体系,率先提出“内窥镜体检”新概念,并自主研发了新型磁控胶囊胃镜内窥镜设备,引领消化内镜新时代的“中国智慧”,全面推动中国消化系统疾病的全面发展。

●国际和平母婴健康医院的基础是促进生殖基因检测的内容和水平,利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进行基因检测,阻断家系遗传途径从疾病源头,让更健康的婴儿走向世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利用物联网技术创建全封闭输液管理系统。通过输液终端监测,实时信号传输,及时护士反馈,实现对每个病床的输液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响应。它有效地减少了护士访问和患者振铃的频率,并改善了整体住院环境。

●奉贤区精神卫生中心利用自有土地,根据患者的“自我满足需求”创建“阳光农场”,组织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农场组的活动放松,放松,感受灵魂的温暖和收获的喜悦。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融入社会。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