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 共有27家企业首次公开募股被按下“终止键”

  • 2021-02-04 16:46
  • 中国经济网

年内,共有27家企业首次公开招股被按下「终止按钮」

2月1日,4家申请创业板IPO的公司同日终止审核。同时,截至2021年2月3日,a股IPO市场今年已有27起排队企业终止审核或终止注册的案例。其中,创业板终止审核13项,终止注册1项,科技创新局终止审核10项;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月28日,3家公司(2家主板、1家中小板)申请终止IPO审核。

Wind数据显示,2020年a股IPO“终止审核”或“终止注册”的公司有77家,2019年只有57家。与月平均水平相比,今年年初IPO终止审核或注册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上述数据显示,今年首次公开募股被‘终止按钮’按下的公司数量将会增加。”北京吴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告诉记者,这是市场化审计的结果,也是监管部门严格控制资本市场“入口”、按发行人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把关责任、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体现。

从上述27家IPO被“终止按钮”按下的问题来看,常春林认为,三个问题比较常见:一是实际控制人发现原因不足,披露不完整;二是报告主体异常,或者报告期内业绩发生较大变化,无法合理说明原因的;三是关于公司业务和关联交易的独立性,导致公司不符合《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的相关规定。

“发行人撤回上市申请或保荐人撤回保荐,是27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核或注册的主要原因之一。”AVIC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中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看似活跃的行为背后,监管的审计质询机制实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中云进一步分析,从监管查询的内容来看,申请IPO企业的产销情况、持续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内部控制、会计处理、关联交易等都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选择自愿撤回上市申请的公司中,有很多公司在交易所的查询和公司的回复中暴露了很多问题,有些公司甚至有财务数据造假的嫌疑。我相信这些问题的暴露与公司最终选择申请撤回申请文件不无关系,充分体现了监管严格控制IPO入口。

如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程和后续工作,大力加强首发企业现场检查,压缩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2月1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2号——常见问题的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自查表》,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板发行上市条件的相关问题,以及常见的信息披露和验证问题。其目的是进一步收紧“两个责任”,确保上市企业的进入。2月3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保荐业务现场督导》,督促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勤勉尽责,切实发挥资本市场“把关人”作用。

常春林补充说,《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的发布,指出了在试点注册制背景下,对初始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的必要性。现场检查、现场监督等。形成监管的协同联动,让有问题的企业“知难而退”,及时明确监管态度,对实际不负责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形成监管威慑。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