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发展新优势 科技创新 按加速键

  • 2021-03-23 17:21
  • 经济参考报

未来五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蓝图正在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力更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以人才强国,以创新促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强国建设。

记者从业界了解到,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将逐步落地。今后,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巩固优势地位。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应该是“两轮驱动”,全面塑造中国新的发展优势。

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将落地

专家认为,未来五年,中国一定会加强原创性和领先性的科技研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的基本核心领域制定和实施战略性科学规划和科学项目。针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航天科技、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计划高度重视实现核心产业自主技术创新,强调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寻求自主研发突破,特别是在“卡脖子”技术领域,这将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的李红军博士直言不讳地说,本着成熟和批量启动的原则,“十三五”期间,中国先后启动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新一代人工智能、深海空间站、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未来将会有更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战略地位的重大项目。

一些重大项目将在未来逐渐落地。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从今年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的国家试点地区。2月19日,有关部门发文支持在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青之后的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地区。“新增5个试点区域,说明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已从单点应用示范逐步向更广泛的多区域落地迈进。人工智能行业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跨越式发展。”华安证券报道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鹤林表示:“中长期来看,科技创新项目布局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后续的一系列技术研发都需要很强的基础学科。支持,以及此前2030年重大项目中提到的健康保障、公共安全、老龄科技等与民生相关的项目,也体现了科技发展惠民生的宗旨。”潘和林说:

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的轮廓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发展需要创新,所以企业创新在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说。他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将启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建设。

“十四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包括“实施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如增加和扣除R&D费用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及“鼓励财政资金支持的合格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许可”。

毕马威中国董事长陶匡春表示,未来大企业要发挥主导和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创新。

一些创新企业已经采取行动。联红集团董事长、联红新科、中科院化学新材料创新联盟主席郑月明表示,创新驱动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放在突出位置。“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我们的目标是在新材料的几个子领域建立领先的产业集群。一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新材料平台企业优势,开展协同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整合资源,重点投资布局新材料领域‘卡脖子’。”郑月明说。

打破科技创新的体制和制度障碍

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四梁八柱”新体制新机制基本建立。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目前的科技管理体制不能完全满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两轮驱动”,就是要打破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和制度壁垒,全速启动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因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重点领域项目、人才和资金的一体化配置。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也是完善科技体制机制的重要着力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对科研人员进行改革,坚持依靠科研人员进行改革。科技部定期不定期听取研究人员的一些意见、建议和要求,通过座谈会和我们的积极研究及时与他们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收获感。”王志刚表示,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破”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科技界作风学风建设。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加快变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队伍的组织和运行方式。科研管理必须彻底抛弃以管为主的思路,不要给科研人员设置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实施预算考核、目标考核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国家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建立开放式创新环境,让环境具有极强的容错机制,从而保证各方面的天才都能得到发现和发挥;对于应用研究,必须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新型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系统化的应用研发能力。”朱岩称。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