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2021-03-30 14:31
  • 人民日报

“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幅度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为什么要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如何理解这些原理?记者采访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金伟刚。

推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金伟刚说,“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即提高人均寿命、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受教育年限和改变劳动力结构。

中国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与退休年龄直接相关的城镇居民人均寿命已超过80岁。相比之下,中国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是1951年确定的,但70年来一直没有调整。所以要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适当调整退休年龄制度,使两者科学匹配。

到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8.1%,预计“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如果不调整退休年龄,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明显的。

从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来看,新增劳动力有一半以上接受了高等教育,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开始工作的年龄被往后推。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平均工作年限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在高学历人员集中的事业单位和行业,如大学、科研机构等。

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减少300多万人,而且下降幅度还在增加。如果延迟退休政策得到及时、适当的推进,日益规模化的老年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劳动参与率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将得到改善。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很快从轻度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一历史性变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系统理念,从更高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统筹规划和战略布局,实现早期、科学、全面应对,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步伐普遍平缓,个人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纲要提出坚持小幅度调整、灵活实施的原则。怎么理解?

按照金伟刚的分析,小幅度的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会逐步小规模实施,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几个月延迟一个月,节奏一般比较平缓。

在改革初期,临近退休的人,只会被推迟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对于比较年轻的工作者来说,虽然延长的幅度比较大,但是退休的时间会比较长,也就是10年或者20年以后。到那时,社会环境、生活水平、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许多变化,个人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灵活实施,也就是说推迟退休不会“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推迟退休前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是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也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点。

客观来说,不同职业群体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以及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导致需求不同。延迟退休改革,要充分考虑这种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增加了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条件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不同群体继续保持退休年龄的差异,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要共同推进

《纲要》提出要坚持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怎么理解?

金伟刚认为,推进分类意味着推迟退休不是“急行军”,而是与现行退休政策的顺利衔接。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政策不同。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以保证政策调整前后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

统筹兼顾,也就是推迟退休不能“单兵推进”。退休年龄的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保障政策措施很多,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有关的政策应该随着延迟退休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将带来一些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例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来促进老年工人的就业和创业;如何给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更多的社保补贴,帮助他们再就业?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