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账本”反映经济发展新趋势

  • 2022-01-21 15:39
  • 中国经济网

翻看2021年地方财政收支“账本”,不难发现经济复苏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看收入,恢复性增长明显,很多地方实现了盈余;看支出,民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得到有效保障,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展望2022年,由于疫情反复等因素,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财政平衡压力突出。各地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哪些关键领域将得到大力支持?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收入结构在优化

总体来看,2021年,地方财政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提升,财政运行平稳积极。

各地财政收入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2021年,浙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3亿元,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8.3%。甘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8亿元,增长14.6%;福建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3.84亿元,增长11.3%;江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12.3亿元,增长12.2%。

“2021年,各地将积极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财政政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有效推动新基建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恢复正常,不断增加新的财政资源,不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说。

税收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占比不断提升,印证了各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2021年,北京市税收收入占比87.1%,较往年平均提高2.3个百分点;浙江税收7172亿元,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10.3%。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6.8%。江西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8.6%,全省工业税收增长近20%,占税收总额的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都超过了年度目标。如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4亿元,超过年初预算36.8亿元;海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1.2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09.6%,同比增加61.5亿元。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2.3亿元,增长8.1%,高于预期目标5.1个百分点。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表示,受疫情影响,前两年我国财政收入持续低水平运行。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地方经济活动逐步恢复,财政收入增长超预期。同时,地方政府坚持“放水养鱼”政策,落实细化减税降费政策,通过积极发行政府债券、运用PPP等金融工具,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财政收入增加提供有效支持。此外,我国不断加强智慧税收建设,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规范化管理水平。

重点支出有保障

很多地方收入情况好于预期,支出保持了一定的力度。福建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210.92亿元,同比增长7.5%;山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09亿元,增长9.5%;湖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64.8亿元,增长3.4%;江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8.5亿元,增长1.6%。

在保持合理支出强度的同时,各地更加注重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人民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表示,2021年,北京市将继续压缩出国、会议、差旅、培训等支出10%,严禁超预算、超预算拨款,从严从紧审批“三项公用经费”。

应对压力出实招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22年一些地方仍将面临开源节流的压力。李分析,在收入方面,2022年继续对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短期压力。同时,由于疫情反复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支出方面,随着社会保障、就业、卫生等领域对民生支出的需求不断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刚性加大。

面对艰巨挑战,不少地方充分研判,科学合理制定了2022年财政收入预期增长目标。“2022年,北京财政收支的主基调是增收潜力与减支压力并存。”吴素芳表示,北京市预计财政收入目标为6169.6亿元,同比增长4%。

2022年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为5%,将重点支持国家创新高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民生。

各地纷纷拿出切实措施,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效率,更加注重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云龙表示,今年广东将加大均衡转移支付力度,对财力薄弱地区给予优惠支持。

安徽支持项目、企业、人才、资金提升,支持壮大园区经济,扩大税源,夯实税基,提升税收质量,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稳步提升。

“今年‘紧平衡’的财务状况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王表示,各地要认真落实更大幅度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做大经济“蛋糕”。

创造财政增收空间。同时,科学分析阶段性经济下行、疫情持续演变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尽可能避免出现“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问题。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