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持续恢复

  • 2022-02-15 15:35
  • 经济日报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可比基础上升0.2个点,连续3个月上升,接近2021年同期水平,中小企业对发展环境的信心不断恢复。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弱化的三重压力。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偏高、海外订单和运输能力不足、融资难且贵、物流成本高等因素,中小企业的复苏和发展仍然不容乐观。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重点帮助企业纾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创新化”道路。

协同优化融资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从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到降低支农小额贷款利率,再到将两种直接工具转化为市场化政策工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断优化,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许晓兰说。

“我们建立了专门机制,联动省市县,推动两个直达工具在浙江又好又快落地。”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闫振宇告诉记者,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为69.6万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还款,累计为803.6万家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将延期还本工具转变为普遍小额信贷支持工具。政策执行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底。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万能小额信贷,以增量余额的1%的比例给予资金奖励,充分调动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促进了万能小额信贷的增量扩张。

为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湖南狠抓省内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实现30家涉企部门数据共享,注册企业共计16152家,接入金融机构27家;另一方面,建立产业融合“白名单”制度,整合税收、市场监管、海关等各类信息,“精准刻画”中小企业,引导省内金融机构对“白名单”企业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长沙日野电气有限公司是制造业“白名单”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了解到聂电的实际情况后,长沙银行在10天内给予其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承接生产订单;2020年,先后向公司提供固定资产贷款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综合授信增至5500万元,帮助企业加速扩厂。截至2021年11月,公司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

纾困政策持续发力

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为此,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安徽持续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行动,在省、市、县三级成立了139个工作专班,走访企业4500余家

浙江最近发布了《关于减负强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意见》。“《意见》推出后,预计全年将为企业减负400亿元。”浙江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诸葛健介绍,省财政首次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救助暂时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但有产品有市场、有项目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社会效益高的服务型民生型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普惠公司;惠特尼精准服务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波表示,在各部门的努力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简化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商标注册审查周期大幅缩短,全国建成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服务中心)1077个,各类社会化专业机构不断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供给.

扩大“专精特新”规模

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既要解决问题,也要培育卓越。2021年,工信部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之路越走越宽。一是评选规模持续扩大,第三批“小巨人”企业达2930家,是第一、二批之和的1.5倍。其次,北交所的成立,也为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一成就也得益于充足的财政支持。“2021年,中央财政将新增100多亿元奖补资金,分三批支持1000多家国家级专业化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锋表示,在目前4762家专做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d、60%以上属于工业基础领域,70%以上深耕行业10年以上,80%以上在本省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以湖南为例,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居中部地区首位。聚焦市场细分、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是这些“小巨人”的共同特点。湖南麒麟新安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操作系统技术的信息安全和云计算产品

经在能源、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焊管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居国内第一。

梁志峰表示,今年还将新培育3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面启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鼓励各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规模。在他看来,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要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支持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李芃达)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