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多措并举带动工业经济跑好新年“第一棒”
- 2025-01-10 16:45
- 证券日报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近日,福建、河南、重庆等地以召开会议、发布政策的方式,对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例如,1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对2025年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财政奖励;对2025年第一季度满负荷生产且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20万元财政奖励”等多项稳工业的具体措施。
向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奖励或补助,是本轮工作部署的一大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是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奖励、补助,有利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布局重点项目建设,是本轮工作部署的另一大亮点。综合各地的情况来看,包括要推动重点项目高效转化;全力推动相关工业项目达产达效,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地方有关部门在部署工业经济工作时,需要兼顾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以及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和早期积累,前述三方面往往均要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进展或突破。”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点项目建设是一季度工业经济顺利开局的关键抓手,可为后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聚焦重点产业及其工业增加值表现是本轮工作部署的又一个亮点。记者梳理发现,不同地方所关注的重点产业并不相同,有的关注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有的则关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各地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科技创新能力等均不尽相同,所倚重的产业也不相同。重点产业是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它们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高,对地方上的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稳住重点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也就稳住了工业经济增长。
从企业、项目到产业,工业经济每一个环节的良好有序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充分支持。2025年一季度,各地如何引导各路资本进入工业领域,从而拉动工业投资显著增长?
对此,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地方上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工业投资的详细政策,明确优惠措施和主要支持领域,强化对政策落实的监督;用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点对点精准招商。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