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互联网跨境人才培养

  • 2020-08-31 16:26
  • 人民日报

在工业互联网产业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推进跨境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填补当前的人才缺口,也为未来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久前,在调查登陆工业互联网的困难时,一个服务平台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这一现象:公司信息部和工业部门的同事讨论了很长时间,但他们总是觉得沟通不够顺畅。事实证明,人们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虽然他们在谈论一件事,但沟通效率很低。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其应用需要既懂工业操作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跨境人才。服务平台对行业了解不深,不能把握企业的痛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易于在表面上流动;工业企业没有专业的信息人才,所以他们分不清转型的需求,也不知道工业互联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双方交流缺乏有效的“翻译”,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推进应用势在必行。

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工业大数据量大,市场潜力巨大。这为工业互联网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想象,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市场、技术、资金等约束逐渐减少,跨境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不久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所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认为,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工业互联网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工业发展只有10年左右。精通信息技术和工业的复合型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供不应求,这是由工业发展规律决定的。对于我国来说,如果能解决跨境人才不足的问题,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望迈出一大步。因此,在行业本身驱动力不够的情况下,推进跨境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填补当前的人才缺口,也为未来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涉及的专业范围广,对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要求高。目前,更有效的尝试是加强产学结合,培养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在我国重点制造业集中地区,依托相关大学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准确填补现场名单中的人才不足。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搭建产业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增强传统人才的适应性,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

产学结合必将有助于培养一批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但是,从长远来看,要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供求体系,必须引导高校根据工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跨学科整合,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此外,由于产业互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有必要逐步建立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职级晋升制度,明确人才成长的路径,充分激发人才官创业的内生动力。(余思南)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