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政策准确地指导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救助

  • 2020-09-03 15:57
  • 经济参考报

记者近日获悉,为落实“保护市场主体”的政策,央行、银监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准确地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无论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落地,还是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对接机制的创新,政策取向都越来越精确。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更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融资现状的改变。

央行创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精确滴灌的作用,并促进新的融资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以央行6月初与相关部门联手打造的两大货币政策工具触及实体经济为例,据央行金融市场部副主任高菲透露,从6月至7月,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放贷款和不还贷款展期,支持50.6万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期偿还1.44万亿元到期贷款本金。在普惠小额信贷支持工具方面,3-7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额信贷1.6万亿元,同比增加5017亿元,普惠小额信贷比重明显提高。前7个月,新增普惠小额信贷占新增普惠小额信贷总额的26.1%。

央行再融资再贴现政策也给予金融机构金融激励,适当分担业务成本,准确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政策导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我行制定了小额贷款申请计划,特别开通了绿色小额贷款受理渠道。上半年共投放小额再融资贷款37.43亿元,平均利率4.76%,实现利润8000多万元。”哈尔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种网上和网下的政府-银行-企业对接活动也在救助小微企业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企业财务顾问制度,促进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目前,已经建立了1967个金融咨询小组,成对地帮助29000多家企业。据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规划与发展司司长刘晓东介绍,每个金融咨询团队有3至5名银行骨干,同行的还有证券专员、保险专员、会计师、律师等。形成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一方面,每个咨询团队将国家和省里最有价值的政策‘传递’给企业,另一方面,它‘触及’企业的财务需求,我们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他说。

在宁夏接受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以来,宁夏银监局不断推进“一百次游行,一千家企业”活动。截至6月底,辖区内4.1万家乙级以上纳税企业中,已有3.82万家完成了问卷调查,初步认定了6065家有融资需求并同意银行走访的小微企业,947户初步达成融资意向,总授信额度13.6亿元,662户实际发放信贷近10亿元。

根据中央银行的数据,根据计算,自2020年以来,根据商业可持续性原则,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降低费用、延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等措施,在头7个月里已经为市场参与者减少了8700多亿元的负担。以及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过去,直接融资市场的主体往往是大型企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相对不足,这也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小微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不得不向银行借款。因此,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结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可能是今后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国家金融和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他表示,目前新三板的分层实际上为小微企业上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未来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刘晓春表示,应在每个发展周期为小微企业建立一个系统的融资供给体系,以改变目前无论增长阶段和周期都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的局面。为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和公司银行不应干预的阶段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目前,现有银行在业务模式上有所创新。例如,为了更好地为成长型实体服务,杭州银行专门制定了“起飞计划”服务计划,在咨询期内提供企业债务融资、资金管理等基础企业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优化、担保关系清算等个性化服务,以解决企业上市面临的各种融资需求。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