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明星企业力帆通过重组计划继续“押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

  • 2020-11-30 16:38
  • 央广网

11月30日电 力帆股份重组计划近日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25日晚,*ST力帆(力帆股份有限公司,601777)宣布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以高票通过重组方案草案,投资人会议一致通过投资人股权调整方案。同时,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等十家全资子公司的重组方案草案也已通过,这十家全资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将依法向法院提交裁定批准重组方案的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在法院批准之前,公司仍然存在因重组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今年8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力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重庆力帆客车有限公司等十家全资子公司的重组案件,并于当日任命力帆企业清算组为经理。

公告称,包括重庆力帆客车有限公司在内的力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十家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或“公司”)重组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于11月25日上午9时30分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了力帆十家全资子公司的重组方案草案。

力帆成立于1992年,曾经是本土明星企业,力帆汽车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此时力帆股份已经到了重组的尴尬境地,真的很尴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鹤林在接受Yangguang.com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组可以让力帆顺利转型,并不遗余力地实施转型。与破产相比,重组是一种更好的企业再生方式。如果实施破产重组计划,力帆股份可以得到基金投资、产业资本、原债权人成为股东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方式都使力帆建立了新的利益共同体,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早年力帆公司创始人尹明善带领团队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电动启动发动机,然后凭借“制造成本低,产品耐用”的优势,从传统踏板发动机市场脱颖而出。凭借发动机的优势,尹明善打造的摩托车帝国在2000年左右初具规模,一跃成为“重庆摩帮”三大家族。力帆股份也成为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龙头企业。

好景不长。近年来,力帆的摩托车销量持续下滑。以公司今年10月的产销报告为例,今年传统乘用车累计产量1520辆,同比下降91.62%;今年售出1288台,同比下降94.16%。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859辆,同比下降62.04%;今年售出838台,同比下降65.91%。9月份,公司传统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79.7%,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1.94%。

此外,力帆股份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9月总营收26.06亿元,同比下降61.02%;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34.45亿元,同比下降30.83%。值得注意的是,力帆股份的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27亿元,不仅由负转正,还同比增长118.78%。

深入培育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

根据力帆股份此前披露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的公告》,经理通过公开招聘确认吉利麦捷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意向重组投资人。

据工商资料显示,两江基金隶属于重庆两江新区马全资子公司两江实业集团

潘鹤林认为,重启地方政府平台入股在一定程度上为力帆股份提供了信用背书,这对于此时的力帆股份非常重要,可以让力帆打开未来的融资局面。

关于将吉利的新能源汽车“基因”引入力帆,潘鹤林告诉杨光。吉利对力帆的重组可能有更大的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吉利将电动汽车平台外包给力帆,并与力帆在售前和售后进行深入合作。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处于火热期。对于力帆来说,急需一个大风产业形成突破。之前力帆把车厂卖给了理想车,但是理想车市值已经接近340亿美元。风口的力量会帮助力帆走上正轨。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力帆公司就把转型方向押在了“替代新能源汽车”上。换电模式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关于这种模式的实践讨论就已经出现。分析表明,与可充电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焦虑、成本高、残值率低的问题相比,车电分离(即以电代新能源汽车)的模式逐渐受到汽车公司的青睐。据公开报道,吉利汽车已于2017年开始布局开发电能交换的新能源模式和技术,并在轨道上积累了深厚的积淀。重庆也是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的中心,同时辐射浙江、山东等地区。

日前,力帆股份相关负责人通过媒体公开表示,重组完成后,产业投资者将注入目标公司的控股权,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定制、生产、营销和售后管理能力,并授权上市公司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在替代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投资者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重组后,上市公司将依托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者的优势,继续深化新能源电动汽车替代产业。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