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三项世界级创新

  • 2021-01-20 16:47
  • 科技日报

1月14日,中海油宣布全球首个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交付并在山东烟台启航。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这一最新重大海洋工程装备,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应用了13项国内首创技术,被誉为中国迄今为止相关领域的技术杰作。

中海油称,“深海一号”能源站由组块和船体组成。按照“30年维修不回坞”的优质设计标准建造,设计疲劳寿命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级台风。能源站配有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是世界上第一个半潜式储油平台柱,最大储油能力近2万立方米,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储存、出口一体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

"这是中国海洋装备技术的杰作."中海油陵水17-2气田开发工程总经理游薛刚表示,“深海一号”能源站规模巨大,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有两个标准足球场;总高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11万吨,相当于三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全长60万米,可环绕北京六环3次;使用的电缆长度超过800公里,可以绕海南岛一圈。在施工阶段,该项目实现了三项世界级创新,即世界上第一个柱式储油罐、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半潜式平台桁架式组块技术和世界上第一次在陆上码头使用湿式半坐式墩合龙技术。同时应用了包括1500米水深聚酯缆系泊系统设计安装、30年无坞维修浮式结构疲劳设计检测等13项国内首创技术,克服了10余项行业难题。

中海石油陵水17-2总承包工程总工程师钟文军透露,“深海一号”能源站对涂装质量和精度控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组块与船体的连接点距离不得超过6mm。通过和龙工程的成功实施,我国半潜式平台船体组装快速装载和精确控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了1500米的难度。中心管汇等10多种关键水下设备自主制造技术已全面掌握,超大型深水设备项目总承包能力明显提高。同时,该项目还引入了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无死角的安全网格化管理,克服了空间作业受限、交叉作业等诸多问题,取得了1700万工时无事故的显著成效。

据悉,“深海一号”能源站将由三艘大功率拖船从黄海一路南下,于2月抵达海南岛东南部的陵水海域,进行为期四个多月的油气生产设施现场安装调试。预计6月投产,将用于开发中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气田3354陵水17-2。气田投产后,每年将向粤港澳海等地供应30亿立方米的深海天然气,可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