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如此艰难

  • 2021-01-21 16:46
  • 科技日报

针对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打折”的现象,我们将着眼于整体气候动力电池技术,为整车布局集成化智能高效热管理技术;关注公众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重点关注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针对氢使用成本高、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商业化难度大的问题,推进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和高密度车载储氢和供氢技术研究,强化制氢、储氢和运输全链技术.

近日,中国电动车委员会百人论坛(2021)在线举行。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球汽车的形态和格局正在被重塑,“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开辟新的轨道。”王志刚强调,近十年来,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的发展不应该是因为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因为技术创新跟不上。

“围绕创新链中产业链的布局,技术创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王志刚表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引领、科技先行的共同努力,中国形成了一批世界级的科技成果,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事实证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发展上是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自2001年以来,科技部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电池、电机和电控为“三横”的“三纵三横”R&D总体布局。

在接下来的三个五年计划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攻坚为重点,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模式,确立了“纯电驱动”战略。“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水平。

在过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肺炎蔓延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逆势而上,分别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基础问题和底层技术还没有完全了解,没有太多性能跳跃的前沿技术成果;电动汽车冬季性能受限、车辆安全性、缺乏大功率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瓶颈,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缺点明显,车级芯片、车控操作系统、测试验证设备严重依赖国外;缺少应用验证平台、条件和场景,部分关键技术被突破,难以在高度商业化、规模化的汽车市场快速推广。

面对难题,十四五期间如何发挥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王志刚透露,科技部专项资金。

“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把从‘0到1’的突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王志刚表示,他将探索下一代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关键技术,如全固态动力电池、基于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电力驱动系统,并规划智能驱动技术,如高安全性自动驾驶的大脑决策和人机协同驱动技术、道路和云的分层决策和网络连接控制技术,为行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同时,提高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迫在眉睫。“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科技的顶层设计和多学科融合,加大对汽车级智能驱动芯片、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车载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一批关键核心部件的支持力度。努力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控制,加快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自主创新。

"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体系."王志刚表示,科技部将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R&D平台对各种革命性技术的整合、牵引和推广作用,加强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技术的R&D布局,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对接。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夯实创新基础,以畅通国内流通,塑造中国在国际流通中的积极地位。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