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监管规定不断出台 房地产开发不再支持高增长

  • 2021-04-26 15:05
  • 丁祖昱评楼市

在新的监管规定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行业格局正在重塑。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我觉得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有些压力的,从2021年1月1日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2020年第三季度“三条红线”和2020年底抵押贷款“两条红线”(《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由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推出和实施,给2021年房地产融资发出了明确信号。

2021年以来,各大热点城市在第一季度率先出台各种限制性政策。到一季度末二季度初,一些热点三四线城市已经开始出台类似的调控政策。政策方面,未来三四线城市也将纳入监管范围。

与此同时,2021年,许多“巨无霸”爆发了雷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对行业和市场融资环境的担忧。

基于这些,未来将何去何从?我想和你简单交流一下。

01

政策:三大重磅,重塑格局

房贷的“三条红线”、“两条红线”和目前的“土地集中供应”,这三项政策让整个行业围绕住房和房源走下去,没有投机、去杠杆、稳定地价、稳定房价、稳定预期。因为是长期政策,也会重塑整个行业格局。

另外,前两项政策的重点是去杠杆化,改变了房地产开发/开发的逻辑。土地政策是在稳定地价、稳定房价、稳定预期的影响下稳定地价的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热点城市都出台了各种限制性政策,我在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如果这些被调控的热点城市不稳定,以后还会有其他政策出台。目前每个城市都在看最后的政策执行效果。

因为各大城市,无论是一线、二线、三线还是四线,热点还是非热点城市都在全面实施限制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逻辑肯定会发生变化。

我们过去使用的发展方式、手段和战略今天应该相应调整。只有适应和改变,我们才能在今天的市场中赢得领先地位。

02

市场:一、二手房成本超预期

虽然政策层面压力很大,但市场似乎在大步前进。行业规模不仅比2020年大幅增长,而且比2019年增长20.7%,销售额增长41.9%。

从数据上看,在融资有限的情况下,销售退回的资金可以满足当前的现金流。但是如果后续销售跟不上,或者退钱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要考虑用什么手段提前解决。

根据CRIC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白城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103%,比2019年增长37%,高于国家统计局,因为是白城的销售面积数据,热点城市增速相对较快。

1234条线中,第一条线表现最好,第二条线被分割,整体增长率为20%,增长率为40%。一些二线城市与2019年的数据相比有所下降。

三四线城市比想象中好,当然主要是热点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被大浪淘沙后,能在今天的三四线城市中以交易规模排名前几位,都是整体市场良好的城市。

从二手房的角度来看,2021年3月的成交数据创造了近年来的新高,整个第一季度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80%。白城新房涨了40%,二手房涨了80%,说明二手房市场更加活跃,这也是受新房限价的影响。活跃的二手房市场反过来又会积极推动城市的一手住房。

2020年,上海房价将首先从土地上涨到一手住房,其次是二手房。城市土地和一手住房价格的上涨是有限的,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加以限制。所以上海最后的崛起体现在二手房上。类似的城市还有南京,二手房比较活跃,一手房整体问题不大。

03

土地:优质地块竞拍热度不减

2021年一季度土地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主要受土地“双集中”影响。一二线城市在等集中的土地供应,所以没有供应。一线城市供给下降29%,三四线城市供给上升24%。

目前,“双集中”给了一些三四线城市:长三角三四线城市和炙手可热的三四线城市很大的土地市场机会。但是在我看来,有些地方地价这么高,底价这么高,非要争的话就是亏了。

未来土地仍会分割,第二季度整个土地市场的增幅会进一步加大。我们对比了各个城市第一次集中供应住宅用地的情况,大部分城市都在三四百万平米左右,只有少数城市有或多或少的供应。

比如重庆有700多万平方米的供应量,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因为土地供应一直在流动而无法赚钱;厦门、福州、深圳的土地供应只有30到40万平方米,比重庆差20倍,所以除非加快老改革的步伐,否则很难控制房价。如果深圳能在未来三年内完成所有的旧改革,至少五年后土地供应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现在的广州和以前的郑州就是两个生动的例子。郑州用了三年时间解决了旧制改革,所以郑州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了供需平衡,部分地区供过于求的状态,于是市场就下来了。但是深圳的情况比较复杂,速度会慢一些。

总的来说,我认为未来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土地集中供应,特别是一些量还存在、量比较大的城市,激烈程度会比现在的第一次集中供应要好些。因为很多城市这次拿完之后,四季度可以上市、回款,所以相对来讲,这次的土地,特别是热点城市土地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其中,北京和杭州的热度可能会最高。

04

房地产的发展逻辑已不支持高增长

一方面是“三条红线”之后,各大房企要重新做财务报表,投资肯定会控制。另外一方面,目前房地产发展逻辑已经不支持高增长,所以现在拿地销售比就是0.2,非常保守,但我认为这也是能够控制风险的比重。2020年之前,拿地销售比基本上都在0.4或者0.4以上,从0.4到0.2,下降约50%,投资这块少了一大半。在这其中,前50强投资环比降了51%,当然这和“双集中”供地有关系,现在很多城市想拿地拿不到地。

2021年一季度各月融资数据都在下降,压力很大,和去年同期比都是在下降,这已成定局,改变不了,也无法通过人为的方式改变,这是整个行业政策的问题。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现在除了卖房就是卖项目、转让项目,多找一些股东,把地转给央企、国企,有些是让其他跨界、非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做股东,这也是一条思路。

至于未来,我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就曾表示,未来行业肯定会步入无增长时代。

无增长不是销售金额不增长,是总量上、总面积上的不增长,17亿平方米已经保持好几年了,从2017年开始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就是在17亿平方米左右的总量,金额可能还会增长,因为房价还会上升。

规模房企去年有不少权益销售额出现了下降,2020年有20%的房企权益销售额下降,这种情况今年、明年、后年肯定还会看到,特别是踩了红线的大企业,今天的压力会更大。所以我们认为,现在的房企还是要快速去杠杆,因为这是政策确定的事情。

今年会有一半的房企“变绿”,当然有一些房企努力三年也变不了绿,两者之间也会产生新的分化。过去在于规模的分化,今天的分化在于负债上的分化,相关财务指标的分化,就算是规模较大的房企,如果三项财务指标变不了绿,规模越大,风险越大。

从短期内来看,各大房企抓销售是毫无问题的,但我也和很多企业领导都说过,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下半年,这一年只要抓两头就行了,一头抓投资,投资一定不要出问题,一头抓营销,营销一定要出货,控制成本,使用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这两头抓住,至少从风险的角度上来说,不会特别大。

从2020年开始,数字化就是风口,2021年会更加集中在营销方面,很多房企表示,今年线上获客的比重和去年比都提出了翻番的要求,现在大多数都在10%或10%以下,希望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把渠道的比重适度往下降一些,因为这块省下的营销费用,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就是利润,用掉的就是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

现在很多的公司在尝试这方面的探索,易居去年和阿里做天猫好房,克而瑞也在做各种各样的线上营销具体产品,我相信这个速度会非常快。去年大家还犹犹豫豫,今年很多已经成为标配。

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整体的开发已经进入到瓶颈,金融环境也不太支持,所以对于房企来讲,还是要开辟第二战场,寻找第二曲线。原有业务争取保持,每年确保盈利,不要想着做完一千亿,还要做两千亿,能够有适度的规模保持下去,每年能赚到钱,对于主营业务来讲,这就是最好的发展路径。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