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已成为工业地产的新趋势

  • 2021-10-18 15:27
  • 丁祖昱评楼市

“工业楼上”大大提高了工业空间的利用效率。但由于高层建筑承重能力的限制,“楼上”企业一般适用于生产设备轻、生产过程噪音低、污染小、工业生产过程或大数据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

规范化指标指向高层高、高承重、大空间

20世纪80年代后,香港和新加坡在各种客观压力下开始探索“工业上楼”。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上楼”的模式逐渐被引入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城市。

2017年,新华社录制了深圳建设的名为《广东推进“工业上楼”》的“工业楼上”实践版——,自2012年起在科技创新园投资建设。23层的科创大厦按照“厂房+办公楼”的复合标准打造,面向R&D、办公、生产一体化,产业空间大幅拓展,高层建筑仍可开工生产。

在国家的倡导和鼓励下,“工业上楼”逐渐规范化、标准化,成为地方政府、企业和行业不断关注的话题。

至于“工业上楼”,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以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城市为龙头,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青岛、苏州、杭州、嘉兴等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产业上楼”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实践“产业上楼”新发展模式。其中,佛山、深圳、青岛已于2018-2019年发布了“工业楼上”相关细则,对“工业楼上”在层数、层高、建筑高度、单体建筑体量、承载力、容积率、建筑设计要点等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范。

从政府的政策来看,“工业上楼”逐渐呈现出指标标准化的趋势。“工业楼上”的厂房指标具有高层、高承重、大空间的特点,而入驻企业更倾向于高端制造。

以深圳市宝安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为例,《工作指引》提出工业楼上为“建筑高度超过24米且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厂房”。在细则中,对建筑面积、承重、柱距、货梯、相关配套设施、入驻企业等进行了规范,如“鼓励高端制造业入驻,迎合城市重点产业未来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定位轻制造业企业,优先鼓励符合上楼标准的企业入驻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从“1.0版本”到“2.0版本”,项目产品载体与配套双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同时,珠三角政府对“工业上楼”保持支持态度,使得“工业上楼”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优先发展。深圳全志科技创新园是“工业上楼”的典型案例。

深圳全志科技创新园是中国第一个工业楼上项目。该园区原名毛舟山工业园,于2011年开始改造。按照“厂房+办公楼”的复合标准,园区建有23层的全志科创大厦,层高增至99.8米,层高4.2米,荷载750公斤/平方米。建成集R&D办公、高端生产、生活设施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产业空间面积从5万平方米扩大到15.5万平方米。园区主导产业转型为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项目是青岛下庄的李安东U谷花园。青岛作为新兴的“工业上楼”发展城市,在政策引导下仍处于规划建设期,而青岛城阳区作为“工业上楼”的先行区,为李安东U谷、下庄智造园树立了标杆。联谷城阳下庄智能花园是山东省首个高层工业建筑项目,也是城阳区的标杆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将于2020年末开业。园区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产品高5-8层,高4.2米,载重750kg/m2。该项目将本着“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打造成为集聚合生产制造、R&D及设计、中试成果转化、产品展示及配套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集聚高地,以及城阳区签约的十余个产业楼上项目。

通过整合、比较“工业上楼”项目的具体产品参数,我们可以看到,相较于当前日渐成熟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早年的“工业上楼1.0版本”(多层厂房模式)可谓是它的雏形。现在的“工业上楼2.0版本”无论是在项目载体数据和相应的配套方面,都作了相应的改变和升级。

从产品设计指标的角度来讲,当前普及的多层厂房项目楼层往往3层左右便能满足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的需求(如联东模式的标准厂房),5层已是少数(如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园区入驻企业以偏轻的生产研发类企业为主)。

近年来新改造或建设的“工业上楼”产品则集成化趋势显著,楼层数基本在6层以上,楼栋数也相应减少;楼层层高基本不变,为4.2-4.5米,但也有项目,如松湖·智谷,将低楼层(1F-3F)层高皆设计成6米,同时增加承重到1000kg/平方米,为重型器械上楼提供了条件;另外,在承重方面,“工业上楼”产品无论是在首层还是在标准层,承重量都作了提升,尤其是标准层承重增加到了750kg/平方米,以满足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的需求。

从园区配套来看,除了产业园区的基本配套(如服务中心、食堂、展厅、会议室等)以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工业上楼”需要配置吊装平台、大型卸货平台、物流中转仓等,尤其是楼层较高的新型工业楼宇,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这样,“工业上楼”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上楼”的条件。

“工业上楼”模式下,将重量相对较轻、工作产生的震动相对较小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迁移到高层,有效提升了土地容积率和使用效率,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城市解决土地紧缺的问题。

作为一个近年来在国内开始发展并应用的工业生产模式,“工业上楼”当前可以说是仍处于推广建设的阶段。为鼓励存量产业用地提容增效,各大城市的相关支持政策正在逐步成型;以大湾区沿海城市为标杆,“工业上楼”模式亦不断向内延伸、扩展。目前,佛山、苏州、青岛、上海、宁波、南京等城市都正在积极规划、建设“工业上楼”项目,这些项目未来发展情况如何,值得我们期待。在产业空间重新整理、优化和拓展的情况下,“工业上楼”也将成为产业地产成长的方向。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