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未来12个月 德信中国去杠杆化进程或受阻展望为负面

  • 2021-11-04 15:32
  • 观点地产网

11月4日,S&P全球评级发布报告,将瑞士瑞信银行中国的前景调整为负面,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将阻碍去杠杆化;确认“B”评级。

根据S&P报告,由于中国楼市需求整体走弱,德信中国2021年7-10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1%。因此认为2022年德信中国的销量甚至可能下滑。根据标准普尔的数据,虽然公司1-10月实现销售额620亿元,达到2021年730亿元销售目标的85%,但实际年销售额可能仍达不到这一目标。

标准普尔表示,瑞士瑞信银行中国的去杠杆化进程可能在未来12个月遇到困难。随着销售放缓,其杠杆率可能不会从2020年的7.3倍下降到2022年的6.5 -6.7倍。此外,一二线城市的限价政策也可能降低公司毛利率,进一步加大杠杆率上升的压力。标准普尔预计,在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该公司可能会在未来12个月内降价。2021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其毛利率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至21.8%。

报告显示,2022年到期的海外债券再融资可能非常困难。这是因为美元债市场正在经历波动,明年再融资窗口将一直关闭。因此,公司可能需要利用内部资源偿还海外到期债券,导致流动性缓冲减少。2022年4月和2022年12月,德国和中国将分别有2亿美元和3.48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标准普尔表示,瑞士瑞信银行中国评级被确认是因为该公司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上述挑战。具体而言,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仍有166亿元人民币的未受限现金余额,足以支付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130亿元短期债务。中国瑞士瑞信银行可能会减少土地投资预算,以节省流动性。到2021年底,公司拥有近2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应该足够至少四五年的发展。因此,S&P认为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有空间减少土地支出。

预计标准普尔中国瑞士瑞信银行的传统银行信贷渠道将保持畅通。在过去几年里,该公司的银行融资一直在改善。这是因为大部分项目位于高一线城市,销售情况较好的一二线城市占公司土地储备的75%。截至2021年6月底,银行贷款占其债务的63%,高于2020年底的56%。

标准普尔认为,瑞士瑞信银行中国非银行融资渠道的短期风险相对较低。在更多传统银行再融资的支持下,非银行融资(即信托贷款)占比明显下降。截至2021年6月末,信托贷款余额仅占报告负债的20%,低于2019年末60%以上的比例。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