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从云这样的人工智能公司的净亏损是行业的常态

  • 2021-02-22 14:20
  • 中国网科技

随着云之盛IPO的退出,其他AI企业的上市进度备受市场关注。云之盛退市后,谁会成为牛年第一上市?据记者报道,藐视科技已正式宣布其对科技创新板的影响,并开始接受上市辅导。从云科技、易图科技、田芸李飞等一批AI公司已在科技创新板块接受IPO,均进入询价状态。其中,易图科技IPO速度暂时领先,公司已披露第一轮询价回复。业内很多人认为,AI企业的竞争性上市,既是公司主动寻求竞争优势的体现,也是公司需要资金支持“烧钱”研发的被动选择。

相继冲击A股

继2020年扫地机器人Stone Technology和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上市后,当年11月至12月,云之盛、易图科技、从云科技、田芸李飞等多家AI公司先后递交科技创新板招股说明书,开始争夺IPO。然而,云芝生最近退出了赛车队。

据记者报道,2020年底,包括云之盛在内的许多人工智能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被接受,这使得市场预计在2021年上市。但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近日消息,云之盛科技创新板IPO于2月19日正式终止。随着云之盛IPO的取消,其他AI企业的上市进度备受市场关注。

具体来说,易图科技的IPO于2020年11月被接受,从云科技和田芸李飞的IPO于2020年12月被接受。目前三家企业均已进入询价状态。其中,“AI四小龙”中,从云科技和易图科技在市场上知名度较高。

根据公司招股书,从云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Etu Technology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开发和销售包括人工智能计算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公司,鄙视科技和商汤科技这两个“AI四小龙”也多次被传言寻求a股上市,今年1月鄙视科技的正式公告将冲击科技创新板块。1月12日,北京证监局官网信息显示,远景科技即将通过公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在科技创新板块上市,并已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数据显示,Vision Technology专注于个人互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领域,其中城市物联网是公司目前的收入支柱。

零点一研究所所长俞白成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已经从一级市场融资扩展到二级市场,通过资本加持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一两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板的开放,以及政策对AI企业的不断支持,行业内企业纷纷上市。随着这些示范效应的传播,预计2021年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公司登陆a股或开始IPO。”于柏成说。

依图科技暂时领先

就目前情况来看,爱图科技在科技创新板块的IPO速度暂时领先,公司已经披露了第一轮询价回复,有望成为“AI四小龙”的首只股票。

据了解,易图科技成立于2013年,此次寻求在科技创新板块上市。易图科技计划筹资75.05亿元人民币。筹资项目集中于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目的是持续改进公司。

具体来说,朱思溢和林辰唏于2020年9月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成为易图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69.81%的表决权。上交所在第一封询证函中,要求埃图科技说明朱思溢和林辰唏为什么在2020年9月才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的原因,签署上述协议前公司的实际控制情况,两人在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投票情况,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

此外,在报告期内,易图科技的许多关联交易也成为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根据招股说明书,易图科技从易智电子、神思易图、思腾场景和Nextjet进行买卖。针对上述情况,上交所要求易图科技说明理由和合理性。

对此,易图科技解释说,公司与上述公司之间的交易通常是单向的,即有少量的销售或售货,有少量的购买。销售和采购的产品类型不同,都独立执行公司内部的采购和销售程序。

针对相关问题,记者致电易图科技进行采访,但没有人接对方的电话。

净利亏损是行业常态

纵观上述AI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几年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财务数据显示,2017-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云技术可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6亿元、-1.81亿元、-17.08亿元和-2.86亿元;归属于易图科技的净利润约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12.99亿元。

2017-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田芸李飞相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5463.65万元、-1.95亿元、-5亿元和-8.57亿元。田芸李飞也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61亿元,公司尚未实现扭亏为盈。

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邓伟强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难度大,研发投入高。为了保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这使得净利润损失成为行业内的常态,企业需要资本支持公司长期的研发投入成本。

以云从科技为例,数据显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5940.65万元、1.48亿元、4.54亿元和2.47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06%、30.61%、56.25%和112%。云从科技也坦言,由于公司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张期,研发费用将会持续增加,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内存在无法盈利的风险。

于百程也坦言,研发投入大导致AI企业短期难以盈利也是该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很多企业依赖高投入来实现高成长,但业绩依然亏损,规模化盈利还比较远,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在于百程看来,AI企业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融资,既是主动谋求竞争优势,同时也是寻求资金支持的被动选择。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岳献芳则表示,资本一直都是行业的催化剂,当行业技术成熟时,资本会通过投资带动行业技术快速渗透,AI行业也不例外,目前AI领域的一些技术已处在成熟期,资本会更多选择通过投资带动行业技术发展、创新和商业模式复制。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