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自己的双手掌握中国的时空信息

  • 2021-06-28 17:52
  • 科技日报

“2020年,北斗系统产业链国内产值突破4000亿元,海外应用加速,已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5月26日,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南昌开幕。当中国卫星导航委员会主席何玉斌谈到北斗系统的应用成果时,全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去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向世界提供优质服务、造福人类的新篇章。

至此,中国北斗正式走上世界舞台,站在中国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第一梯队”。

走出符合国情的“北斗节奏”

2020年6月23日上午,在四川省大凉山腹地,长征运载火箭载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吉星”穿越云层,向太空进发。随着北斗三号组网“大棋局”中“吉星”的入驻,北斗三号30颗组网卫星全部到位,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1970年11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六个月后,中国第一份导航卫星发展示范报告完成。当时,样本星的导航系统已经制成,其生动的代号为——“灯塔工程”。虽然最终因为技术方向的转变和财力有限而终止,但它就像一盏夜灯,为北斗卫星积累了十几年的设计开发宝贵的工程经验。

1983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测量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经过大量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双星定位”系统的概念逐渐清晰。

事实上,为了验证“双卫星定位”的可行性,陈芳允带领研究小组在新疆、广西和北京的卫星监测站进行了实验,利用了两颗通信卫星在午夜0点到2点之间的空闲时间。1989年9月25日拍摄的一张照片记录了中国第一次成功的两颗卫星定位演示。

当时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是否立即启动耗资巨大的导航卫星项目,1990年发生了认识上的转变。当年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打响,美国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首次以武器制导的形式取得巨大成功。在总结报告中,美国人将海湾战争归因于“GPS的胜利”。中国和世界都从这场现代战争中感受到拥有导航卫星的重要性。

1994年2月,一份题为《印发双星导航定位系统项目报告》的通知标志着北斗一号正式发射。今年,65岁的孙家栋被任命为该项目的首席设计师。

此前,美国和俄罗斯都选择直接一步建成全球导航系统。但北斗工程初期,科研经费、技术基础、人才队伍都非常匮乏,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全新的技术路径。随着实践和探索的深入,“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最终确定,“三步走”北斗之路铺开。参与技术路线讨论的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范本耀院士后来评论说:“全球联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当时用户还集中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所以‘先区域后全球’的技术途径更符合中国国情。”

从1994年开始,北斗一号逐渐从图纸变成了真正的卫星。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相继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刚刚有了雏形的北斗,因为一个特殊的任务,很快就让人明白了它的巨大价值。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震波环绕地球

北斗一号之所以有其他导航系统没有的短信功能,正是因为80年代的“双星定位”测试是由通信卫星完成的。

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由于起步较晚,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时,地球上空80%的“黄金导航波段L波段”已经被美俄占领。

2000年4月17日,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频段,2000年6月5日,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也申请。国际电信联盟已经批准了各国平等竞争的短期频率。使用规则是从申请之日起计算,7年内完成卫星发射和信号接收,“使用先到先得”、“截止日期后失效”。这意味着刚刚起步的北斗二号,必须面临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2005年,北斗二号卫星的开发和生产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但卫星可以使用的国产铷原子钟与实际需求仍有差距。

星载原子钟为导航卫星提供时间和频率参考,是像“心脏”一样重要的核心部件,是决定卫星定位和定时精度的基础。其目的是从欧洲引进核心部件——星载原子钟,但国际合作的道路往往是有限的。这也坚定了北斗人坚持关键技术自主控制的决心。中国组织三个单位同时攻关,终于攻克了这个关键技术!

2007年4月14日,北斗二号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为了保持频段,卫星必须在88小时内返回信号,而在轨调试通常需要7天。直到4月17日晚8点,接收机的接口突然跳开,北斗二号终于在发射80多个小时后发回了第一组清晰的信号。此时距离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频率激活截止时间不到4小时。在大门即将完全关闭的最后一刻,中国北斗几乎挤进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俱乐部。

至此,一路蹒跚却勇往直前的北斗,终于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成力量。自2017年11月以来,中国每月以100%的成功率在32个月内发射了30颗北斗三号组网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星

一颗星的速度创造了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发射的新纪录。

今天的北斗三号继承并发展了北斗特色的混合星座设计,拥有世界领先的星间链路和信号体制,全部配备国产高精度星载原子钟,核心器部件百分百自主可控,卫星寿命10年以上,定位精度优于10米,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可以为全球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国际搜救等多样化服务。

让美好的想象成为现实

北斗已经构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导航星座,由30颗北斗三号卫星、15颗北斗二号卫星以及许多个试验卫星和备份星共同在轨组成。它们各自飞行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太空轨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北斗导航的场景几乎无处不在。

汽油和液化天然气的输送有着极高的危险性。我国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品超过4亿吨,这占年货运总量的30%以上。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终端设备全程监测车辆的精确位置,记录行驶轨迹。当车辆偏离预定路线或出现异常时,监控中心将及时发出警报。车辆所在位置的天气、路况、运行状态都可以掌控,甚至实现主动干预和智能控制,有效降低潜在危险和事故危害。

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最新启动的“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应用了北斗系统。它的高精度导航定位实现了重型卡车一次性精准停车、近距离自动列队行驶,提升了洋山港智能转运效率和东海大桥行驶能力,让人们感受到无人驾驶时代的气息。

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授时功能让中国人把时间这一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掌握在自己手里。

每颗北斗卫星都装载着高精度原子钟,通过原子跃迁计时,代表了目前人类对精准时间计算的极致。每天上午6:10,京张高铁动车组准时出站。这是中国第一条智能高铁,出发、过站和抵达,与列车时刻表是否相符,考验着对时间的精准把控。在每小时350公里的最高速度下,以北斗授时为基准,京张高铁实现运行、故障、通信和自动化程序的时间同步,列车自带的北斗多合一天线,将列车的时间位置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如今,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将美好的想象变为现实。

打造北斗“朋友圈”

站在全人类角度守望和平安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是中国北斗义不容辞的使命职责。

近年来,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北斗系统积极融入世界事务、履行国际职责,先后进入多个国际组织标准,国际民航组织认可北斗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星座之一。支持北斗三号全球新信号的首个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已发布,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已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向全球公布,国际海事组织认可北斗系统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国际搜救组织正在对北斗三号搭载的搜救载荷开展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航天科技产品输出排头兵,北斗系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服务,逐渐成为叫得响的“世界品牌”。

2013年,缅甸使用了500余台高精度北斗终端,这是北斗高精度产品首次在东南亚国家批量应用于农业数据采集、土地精细管理。2015年,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接收机应用于科威特国家银行总部300米高摩天大楼建设,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垂直方向毫米级测量误差。这是北斗首次在海外应用于高层建筑监测。2018年,北斗系统参与马尔代夫阿拉赫岛海上打桩项目,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服务,实现海上打桩智能化监控、可视化作业、高精度施工。北斗系统走进俄罗斯,西伯利亚电力巡线实现现场人员与管理中心双向互动,这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保证输配电线路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北斗“驶入”欧洲,在中欧班列上,北斗终端装在集装箱上,可实时记录列车及货品的运行轨迹,定位精度10米以内,实现全程跟踪无缝中转。

新时代,作为我国一张亮丽名片,中国北斗将不负重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将美好的想象变为现实。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