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拍短视频维权的法律边界在哪里?

  • 2021-12-09 11:06
  • 法治日报

消费者购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被商家拒绝,于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怒发冲冠。随后,商家以消费者构成名誉侵权为由将消费者诉至法院。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这样一则案例。法院驳回了商家的上诉,认为消费者的视频拍摄是在商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并没有捏造或歪曲事实,消费者事后删除相关视频并不构成对商家声誉的实质性侵害。

此案公布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有缺陷的商品或对服务不满时,通过发布短视频的方式维权,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权益受损后短视频曝光,既能维权,又能提醒他人不要重蹈覆辙。自然,内容越详细越好。还有人建议,短视频不要随便什么时候拍摄或者发送,视频内容和分发文字都要符合法律规定。

那么,什么样的短视频可以发布,什么不能发布呢?如何把握这背后的边界?记者近日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调查。

天津蓟州某酒店前台刘颖(化名)认为,如果来店里消费的顾客觉得菜不好或者服务不到位,可以曝光,但不能无理取闹,甚至是诬陷。

这种感觉源于前几天的一次经历:一对年轻夫妇去餐厅吃饭。他们先在团购平台买了团购券,然后点了一些团购券以外的菜。结账时,他们坚持用会员卡打折支付,但店家明确规定团购券和会员卡不能一起使用。虽然已经解释清楚,但夫妻俩还是拍了短视频,声称店铺欺骗了消费者。为了避免对方发布的视频影响客流,门店不得不妥协。

"短视频曝光是蛮横顾客的武器吗?"刘英很疑惑。

刘英的经历不是孤立的。目前,如果一些消费者在线上或线下购买次品,或者对服务不满意,就会拍摄短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视频内容包括产品和购物体验,有的甚至曝光了与卖家的沟通内容,要么是在文章中夸大其词,要么是用了一些过分的词语。这些行为让被曝光的商家非常不爽。

《法治日报》记者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曝光商家的短视频并不少见,大部分都附有聊天截图和店名。

以头部短视频平台为例。在#无良商家#的话题下,曝光了不少视频,包括买卖双方聊天的录制视频,总播放量达9.5亿。记者在查看这些短视频后发现,部分聊天截图或录制画面并未模糊,部分随笔使用了“垃圾”“骗子”等字眼。

购买有缺陷的商品或对服务不满意、想维权或提醒他人“避坑”没有错,但这些行为应该在法律范围之内。记者梳理公开案件发现,部分买家通过社交平台曝光卖家,不仅未能维权,还可能要承担侵权责任。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近日调解了一起因发布短视频维权引发的名誉纠纷。程某在同镇周简阳马沙镇经营的珠宝店,通过“以旧换新”活动,在店内将一对银手镯换成了新手镯。周后来发现其中一个银手镯是假的,立即联系程,要求他归还新手镯。程认为,旧手镯是10多年前从商店购买的,拒绝归还。双方相持不下时,程拍下一段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并配文“某金店卖假货骗人

周向法院起诉,要求程停止侵犯其名誉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法院对两人进行了诉前调解。程某意识到,在没有证据证明其发布的视频客观真实性的情况下,发布了短视频,对卖家造成了不良影响。最后他删除了原视频,并承诺在短视频平台上澄清事实,发布道歉信息,赔偿损失600元。

受访专家认为,即使你购买了次品或对服务不满意,打算通过短视频曝光,但如果处理不当或涉嫌侵权,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曝光;如果商家发现曝光的视频中有虚假内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曝光者。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系主任郑宁表示,消费者有权依法监督、监督和维权,有权评价和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但是,他们应该注意在不侵犯卖方的合法权利,如声誉、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行使自己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名誉、才能和信用的社会评价。

“侵害销售者名誉权的行为多表现为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发布虚假内容或者不公正评价,从而降低销售者的商誉。判断销售者的名誉权是否受到侵害的核心是公众对销售者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主要是商誉的评价。”郑宁表示,在判断侵权时,不仅要考虑卖家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还要考虑公众价值趋势、行业标准、行业惯例、交易习惯等因素。

此外,郑宁还提到,隐私是自然人拥有平和的私人生活,不愿意被他人知晓的私人空间、私人活动和私人信息。随意曝光聊天记录也可能侵犯商家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因此,如果买家在网上暴露自己,要注意言论的真实性,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要随意泄露隐私和个人信息。”郑宁说。

上海恒言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辉补充称,可以曝光的信息包括个人购买商品的品牌、产品信息、未披露个人信息的支付凭证、纠纷处理过程、消费者与商家的协商过程等不涉及隐私的信息。假的,捏造的信息,涉及个人及商家隐私的信息,包含诽谤或暴力的信息等不可以曝光。

“消费者为了达到目的使用一些推测的、与事实不符的语言,或为了泄愤使用侮辱性、诽谤性言论,或涉嫌侵犯隐私权、名誉权,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诽谤罪。”王艳辉说。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郑宁建议,消费者若权益受损,可先与经营者沟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12315”平台进行投诉,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或者由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应当保存好合同、订单截图、购物发票、正当使用过程等重要凭证。

王艳辉则提醒,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如果无法证明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时,可以向当地质监部门申请鉴定;如果协商不成,一定要通过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切不可使用暴力、威胁等方式解决问题,避免维权不当承担违法风险。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