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起“未来听诊器” 超声专家的手可以“伸”得更远更宽

  • 2021-12-09 11:08
  • 科技日报

12月1日,第九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展拉开帷幕。在华大知止展区,展出了远程超声波机器人MGIUS-R3。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让专业医生直接远程控制超声探头的超声设备,让患者可以远程诊断。该设备通过融合机器人、实时远程控制、超声成像等技术,突破了传统超声诊疗方式的局限,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有助于改善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什么是远程超声设备?远程超声设备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让超声诊断打破时空壁垒

远程超声被誉为“未来的听诊器”。这项技术最早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用于监测宇航员的身体状况,后来逐渐推广到民用。

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刘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远程超声的技术支撑包括远程通信、信息学和超声医学。

刘墉介绍,远程超声具有远程控制的能力,并能借助实时通信技术传输患者的超声图像数据。“借助通讯网络,医生可以远程控制机械臂和超声波机对患者进行实时操作和扫描,获得的相关图像可以实时回传给医生,供医生诊断。"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医师邓友斌介绍,超声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超声平台,接收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手机。

精确操作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远程超声的主要特征。远程超声可以在危重病远程会诊中发挥重要作用。“远程超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够让超声专家的‘手’伸得更远、更宽。比如,在救护车上安装5G远程超声仪,可以帮助医生提前介入患者诊疗。”刘墉说。

这是安全远程超声的另一个优势。据刘墉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病房限制使用传统超声波设备。这个时候,远程超声就可以展现它的才华。医生利用远程超声进行诊疗,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和防护用品的消耗,“远程超声在放射性环境中也能发挥作用”。

此外,远程超声还有“广谱”的优势。刘墉表示,远程超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超声图像,实现超声图像与扫描技术的严格同步,达到实时、移动会诊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进行超声设备的技能培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墉说。

刘墉表示,远程超声不仅具有上述特点,还具有自动规避风险的能力。"在一些危急情况下,远程超声波可以自动发出警告."刘墉说,目前,远程超声已经在心内科、产科、急诊科等科室得到应用。并且关于远程心脏超声和胎儿远程超声的检查和诊断的报告已经成功完成。

新技术不断为超声设备赋能

在远程超声系统下,患者的超声图像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会诊终端,会诊专家可以根据上传的图像提供诊断和决策分析。

然而,由于超声波是实时动态变化的,它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例如,几分钟的心肺超声检查将产生高达2GB的海量超声图像数据。

4G技术存在速率低、时延大等严重问题,无法满足远程的技术要求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超声学科带头人郭俊表示,以医疗技术为纽带,以远程超声系统平台为支撑,建立远程协作模式,开展远程超声诊断、会诊、远程门诊、远程质控、远程教育等相关活动,可以使所有覆盖区域实现信息互通、业务协同。

郭俊认为,借助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远程超声与机器人的合作可以缓解当前医疗体系中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高质量高水平专家经验利用不足、基层缺乏相应高端设备、分级诊疗困难和痛点等问题。

“借助先进的机械臂、灵敏的传感器、强大的控制系统和便捷的网络传输,远程超声平台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发挥作用。”刘墉表示,可以在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军队、海外使馆、援外医疗队、外太空等特殊场景搭建远程超声平台。

我国远程超声未来可期

目前,远程超声的临床应用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远程超声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前景如何?

有专家撰文指出,便携式超声设备在偏远或农村地区还没有在发展中国家普及,而超声设备是远程超声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三级医疗会诊中心尚未建立,无法实现与基层医院的信息共享和医疗服务对接,阻碍了远程超声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电信网络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并不普及或者网络延迟严重,因此完善的电信网络也是远程超声系统向偏远地区渗透的关键因素之一。

刘墉预测,到2025年左右,中国远程超声设备的装机容量将超过500台。“这一估算数据考虑到了偏远地区、城镇、省级医疗中心甚至一些海外地区对超声诊断的需求。”刘墉说。

谈及远程超声的未来发展,刘墉认为,关键是促进医药与工业的有效结合,探索可利用的先进技术,使远程超声系统更加完善。

刘墉还说:“远程超声波设备产品设计师要多倾听来自基层医生的声音,设计理念要兼顾患者和基层医生的需求,从而使得产品更合理、更普惠,做到精益求精。”

“同时,远程超声系统不能单枪匹马地工作,要与其他技术相融合,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发挥‘1+1>2’的效果。”刘勇认为,政府层面,应当出台一些与远程超声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

“比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在医疗资源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远程超声医学中心,以某个医院为龙头推动远程超声发展,让优质的超声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刘勇说。

“对于远程超声的发展而言,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远程超声平台,为落后、边远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超声专家队伍’。”刘勇说。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