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混乱2021年初 1000续航后提前宣布胜利?

  • 2021-01-18 14:16
  • 汽车头条

刚刚告别了悲欢离合的2020年,却从未想过真正的戏剧,2021年拉开序幕。开业当年的前半个月,在发电方面取得了很多电池技术突破,一起发布了很多新车。新能源汽车寿命超过1000,开启了开年第一枪。其中有很多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是电池技术的进步还是“梦想起航”的开始?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这些电池技术的可信度。

过渡中的“半固态电池”

相信前几天,高新技术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表示,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需要等到2025年,这给持续升温的新能源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威来汽车在ET7云上发布的150kWh“固态电池”成为另一个关注焦点。威来及时澄清,电池组只是“半固态电池”,仍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结构。也就是说电解质和隔膜是存在的。可以推断三元锂电池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虽然半固态电池中的电解液只有目前液态锂电池的十分之一,但仍然存在外力变形和内部析锂导致短路自燃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会下降很多。

虽然威来的半固态电池暂时还没有量产加载,但是150kW的大容量还是对用户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这种电池的价格体系在未来还是未知数。如果购买成本巨大,而且只是液态锂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和销售来更好的规避风险。

循序渐进的“掺硅补锂”

阿里进入了新能源行业,并获得了SAIC的认可。智基汽车的诞生,是互联网公司的炒作。但是为了“正名”,为了让“梦想”成真,我们需要给自己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比如智基汽车前段时间推出的“加硅补锂”技术。其能量密度将比目前的行业领先水平高30%-40%。最大续航里程1000公里,零衰减20万公里,永不自燃。

这项技术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三元锂电池的范畴,旨在增加能量密度,提高电池寿命。然而,与往年的“脱钴”风不同,这一次,我们的目光集中在负极材料上。随着碳硅复合材料的应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能力同步增强,弥补了锂电池的不足,提高了电池容量。“补锂”的原因也很简单。总有一些锂离子受自身材料或外界因素影响,形成不可逆容量,这就是锂电池储能衰减的原因。由于负极中掺杂的硅会进一步消耗锂离子,所以需要提前向电极材料中补充锂(预锂化)。

该技术可视为三元锂电池的循环创新。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第二代NCM811电池组304Wh/kg的预期基本完成。这次我们没有大做文章动力电池包技术,证明2020年发生了多起自燃事故,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相关上下游企业敲响了警钟。“加硅补锂”技术的出现,是对盲目追求能量密度的反思。

活在未来的石墨烯技术

就在前两家公司窃喜的时候,一个身影飞快的经过。乍一看,原来GAC Ean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石墨烯电池。但是在官网上找不到关于这项技术的信息,广汽永旺也只是在官方APP上发布消息。而且内容“简洁”,只有三条关键信息。8分钟充80%电,今年发射续航1000公里以上,军用级电池安全。可以说是新能源领域的又一个重磅炸弹,但是冷静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多

例如,如果电池组在8分钟内以80%充满电,则基于国家电网150千瓦的充电功率,电池组的密度约为25千瓦时。要想满足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能耗必须控制在每100公里2.5 kWh。根据之前的新闻,广汽的3DG石墨烯技术理论可以充电10分钟,持续200-300公里,难免让人迷惑。此外,电池组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和尺寸都没有公开,所以石墨烯电池的优势仍然是个谜。以智基汽车的锂电池为例,一个115千瓦小时的电池组,重量达到383.0公斤,这是能量守恒定律。这还不算电池组封装技术的理论价值。不知道石墨烯技术在减重方面有没有突破。因此,石墨烯电池的强度几何形状还有待证明。

毕竟这项技术被炒作多年,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似乎比固态电池更强大。既然广汽Ean已经夸口今年要量产石墨烯电池了,那就等好消息,等这个理论参数辉煌的产品出来吧。

综上的三款电池,都是当下先进技术的结晶。但由于现阶段技术受限,很多想法都停留在实验阶段。唯有智己的“掺硅补锂”技术是宁德时代照着自身电

池发展脉络,看清现实一步步推进而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三个品牌不约而同的是高端新能源车企?因为这些技术成本高昂,只有车价充足才能享受得到。不能降低成本大面积铺开,就显得营销味十足。类似的套路也经常出现在新车上市方面,明明没有新车发售,却预先上市提高曝光度。现阶段新能源车企,相比销量或许更缺热度。大众不需要1000+续航这个结果,而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顾虑,不知新能源车企GET到没有?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