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合作交流“致富”
- 2021-02-01 14:35
- 人民日报
在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的稻田中,中国专家正在指导田间管理。
Xi马拉是多哥中国农业示范中心的一名当地雇员,他在地里给玉米去雄。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多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农业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广阔的稻田和示范园区获得了丰收,当地人员接受了培训,成为技术“领导者”,新品种和新技术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中非农业技术交流为提高非洲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和减贫做出了贡献。
“好味道”创造好日子
莫桑比克加沙省省会赛赛市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几台拖拉机一起启动,覆盖种子开沟,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喷洒除草剂。
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种植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率,新季节水稻种植采用了一种新的旱直播技术。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项目在上季修复3.7万亩耕地的基础上,新增复垦耕地3000亩,水稻种植总面积超过4万亩。
“我们总结了前三年的种植经验,提前播种,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资源,采用多种播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种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无人机等农业现代化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播种和田间管理的效率。”该项目负责人胡表示,通过采用“公司小农”的合作种植模式,公司负责土地复垦、沟渠清理和围堰建设,中国农业专家带当地农民播种,教授水稻种植、农业机械操作等技术。
当地农民曼努埃尔比拉(Manuel Bila)依靠上一季种植水稻的收入,最近对房子内外进行了翻新,并增加了几头新奶牛。Bila家有15口人,过去靠养牛为生。看到身边的朋友通过种植中国水稻提高了生活水平,Bila也向当地政府申请参与合作种植。“上个季节,我家种了两公顷水稻,平均亩产467斤。赚的钱相当于我之前工作一年半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Bila更有动力。“想多学学种植,争取更好的收成,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由中非发展基金投资支持,中铁二十局在中国铁建下管理。目前,该项目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辅,集农田开发、粮食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于一体。当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参观该项目时,他高兴地将这里生产的大米命名为“好味道”。如今,“好喝”已经成为莫桑比克的知名品牌。
2020年4月,莫桑比克进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国家紧急状态。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受到严重阻碍,市场成品米价格上涨,运输困难。该项目积极对接当地政府和投资者,并达成协议。储存的大米加工成成品大米后,按成本价分发给合作农户,然后用现金结算货款。完成登记和结算手续后,种植者Adelina Mansik收到150公斤大米,在项目工厂门口开心地跳舞。
“带头人”培育示范田
“我家兄弟姐妹很多,我们以前常年缺粮。种了杂交水稻后,一家人不再担心吃饭了。我要把这种致富能力教给村民。”恩斯特,27岁,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杭家县灵儿4村村民,也是中国农业专家组在布隆迪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去年,他被分配到锡比托克省的示范基地,并跟随
安永的出色工作得到了班扎省农业厅的表彰。像安永这样的地方农村“领导”还有很多。今年,中国农业援助专家组将向布隆迪12个省派遣36名农民技术员,以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专家组还将对25个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开展高山地区苹果试验、稻草原位还田改良土壤肥力技术等科研工作。
中国水稻专家杨华德担任第三专家组组长,获得农业部杰出贡献奖。据杨华德介绍,当地政府借鉴专家组开展杂交水稻示范村建设的经验,改革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按照生产性投资资金管理模式发展杂交水稻,实现资金保值,促进产业发展,明确杂交水稻推广是未来七年规划的核心工作。“我们希望‘协助一个项目,发展一个行业,并致富’"
“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减贫、消除饥饿和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国家发展。”布隆迪总统恩达伊什米耶高度评价了示范中心的工作。
“扦插条”长出大果园
在中国援助多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巨大的红色火龙果讲述了中国专家“把6根插条变成10亩果园”的故事。
多哥的气候与中国海南省的气候相似。中国多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决定引进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作物。2017年10月,六条长约20厘米的火龙果切割带由中国海南专家带到多哥。在种植火龙果的过程中,中心负责人黄和他的同事们精心试验,采用控草的方法,采用滴灌的灌溉方法,解决了地面积水的问题
茎问题。2018年底,火龙果树结出了果子。经过试种证明,经济价值较高的火龙果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土地情况。这里的火龙果还以果肉红艳、口感清爽、甜味适中而闻名。种植园已成为示范中心的热门“景点”,当地民众纷纷前来参观。去年7月,时任多哥农业部部长巴塔卡特意前来了解火龙果种植情况及市场行情,临走时还带走几段枝条,希望在农业部试种,并在多哥推广这一技术。
中国援多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实施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除了火龙果,还种植蔬菜、水稻,养殖蛋鸡。如今,示范中心的蛋鸡养殖场日产蛋8000枚以上,产蛋率超80%;水稻示范田产量达8吨每公顷,是当地平均产量的2.3倍;月产1至2吨大米以及玉米和各类蔬菜,除满足多哥市场需求外,还销往加纳等周边国家。
中国专家帮助多哥培训了85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喜马拉曾是一名泥瓦工,在示范中心培养下,已成为中心人事经理兼农业技术主管,获得了“多哥中资企业优秀员工”称号。喜马拉说,中国的农业发展经验是非洲民众非常需要的,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非洲国家不断发展。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