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不炒”应该成为共识和行动

  • 2021-04-22 14:49
  • 北京青年报

“特效茶”“服务茶”“金融茶”“一块(蛋糕)可以买宝马,一提就可以在广州买套房”.现在是春茶上市的季节,茶又一次上演了一出疯狂的戏剧。据报道,各地各种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不少茶叶质量难以区分,价格混乱,价格频频被定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俗话说“七物开门,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茶叶作为过去流行的消费品,越来越买不起了。以福建武夷岩茶为例,近年来,部分岩茶价格上涨了几倍甚至10-20倍,从每斤几千元、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天价岩茶”现象愈演愈烈。

高价茶是人为炒作制造的幻影。有的茶商夸大“茶树越老茶越好”的说法,推出各种所谓的“古树茶”、“山茶”,而价格完全是自说自话,以次充好、新品等“潜规则”屡见不鲜。央视记者走访云南西双版纳,爆料30元的茶叶敢卖1300元,把台湾的茶叶当成几百年的古树茶卖了。商家利用消费者缺乏歧视的弱点,忽悠消费者高价买茶获利。此外,茶叶也成为投机者的目标,资本市场的“传递包裹”推高了茶叶价格。

茶狂炒,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其实隐藏着隐忧。“高价茶”的主要受益者是茶商,大部分茶农不但没有受益,反而成为受害者。据报道,云南省有670多万亩茶园,其中40多万亩古老而著名的山茶花因价格高而受到追捧。另外630万亩茶园难以销售,成为当地茶业的一大痛点。茶叶不再是简单的大众消费品,而是成为了“服务茶”、“礼品茶”、“投资茶”、“理财茶”。前者毁了社会风气,后者演变成了赌博游戏。目前,虽然部分茶叶价格越来越高,但实际上茶叶是“没有市场就有价值”的,很难变现,最后接手的投资人会在手中,造成严重损失。

茶也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高价茶”炒作背离商品价值规律,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不利于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对此,全社会必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饮茶不炸”的理性回归。

第一,加强行业自律。各地茶叶协会要发挥有效作用,率先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呼吁茶商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其次,引导理性消费。归根结底,茶是一种饮料。消费者要正确对待茶叶的功效和价值,合理消费,不要盲目攀比,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另外,加强监管。

最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执法,依法惩处虚假标志、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此外,要加强反腐败工作,将“高价茶”列入党员干部不得接受的珍稀特产资源名单,畅通信访渠道,严肃追究非法接收和发送“高价茶”者的责任。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