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种系有个退休的“羊老太太”

  • 2021-05-17 11:43
  • 科技日报

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周湛琴的足迹,他是一位科技记者“杨老太”——养羊专家,也是西北A&F大学的教授。周湛琴总是认为,如果他能多走几步,农场和农民就能少走弯路,赚更多的钱。

“我不会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那些需要肉羊养殖技术的人。因为国家培养了我,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人民服务。”5月10日,周湛琴告诉记者。

当求救电话打来时,她坐不住了

周湛琴是西北A&F大学的退休人员。作为一名科技记者,她工作勤奋,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她已经退休三年了,但她仍然在生产线上继续战斗,履行着科技记者的职责。

作为一名女性,周湛琴嘲笑自己是“黑包公”。虽然她不想被太阳晒黑,但她不想看到牧羊场和农民遭受任何损失。有时,当呼救声传来时,她坐不住了,经常在烈日下冲到农场。

退休后,周湛琴经历了两次膝盖置换手术,但她经常坐轮椅出差,指导陕西省玉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的肉羊生产。她每年都要在生产一线工作200多天。从春天到冬天,她经常不知道哪一天是休息日。

有一次,周湛琴在安塞县听说,建华镇王龙塔村的残疾人王志远养了几十只羊,但由于技术不足,出现了许多问题。她二话没说,拄着拐杖走进了山里。在她多次的指导下,王志远的羊养得越来越多,越养越好,他成了村里致富的专家。

2020年6月,在安塞区肉羊养殖培训现场会议上,王志远介绍了自己的养羊经验。当他说自己养羊年收入达到10万元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拉着的手,真诚地说:“谢谢周教授。”

“老羊”是农民对她的亲切称呼

随着规模化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甘肃、内蒙古、宁夏、天津、安徽的许多畜牧公司和农场经常向周湛琴寻求技术咨询或请她现场指导。周湛琴总是对每一个请求做出回应,不仅耐心地回复每一个咨询电话、每一条短信和微信,还会腾出时间进行现场指导,有时还会补贴指导的差旅费。今年春节,正月十五之前,周湛琴拄着拐杖去了陕北。她在那里住了半个多月,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才回家。

周湛琴认为,科技委员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为了适应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周湛琴不注重技术指导,而是不断学习和创新,甚至亲自做实验。

周湛琴总结并建立了肉羊“461”高效生产模式,将羔羊屠宰年龄提前到4-5个月,大大缩短了肉羊育种周期,提高了羊肉品质,降低了育种成本;建立的羔羊同步育肥模式不仅能使羔羊健康快速生长,而且能提高羊肉品质。她总结并奉行“先洗脑,再演戏;实用互动;有了“真诚、感动真情”的训练方法,农民们总能高高兴兴地来,满意地走。这位农民的朋友,“老绵羊女士”,是对许多帮助和指导周湛琴的农民的亲切称呼。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