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多措并举推进保护性耕作保护肥沃黑土

  • 2021-06-04 17:53
  • 白城日报

近年来,大安市作为全省8个保护性耕作“整县推进”先行县,高位推动,多措并举,保护、利用“耕地中的大熊猫”。2020年共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11万亩,占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76.9%,占耕地总面积的48.7%,18个乡镇(场)223个行政村全部推广应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全覆盖,今年将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20万亩。

高位推进,政府引导推动。大安市高度重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市委主要领导在各级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秸秆焚烧工作统筹考虑,推动水土保护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主动向省里争取,研究落实这项工作。市里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农业、农机、财政多部门和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政策的落实。

土地托管,引领示范带动。依托几年来扶持陆续建设的“新型主体”、农机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规模、乐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农户”,积极引导他们扩大作业规模,走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半托管之路。农户只需缴纳一定的托管服务费,合作社提供从耕、种、管、收、服全程机械化作业。2020年,烧锅镇乡富国村5位青年农民托管经营170公顷土地,几乎种了全村农民的耕地,每亩地生产成本降低15%,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的扩大。目前,全市注册农机合作社达到156家,保护性耕作全部由合作社组织实施,承担了全市70%的机械化作业任务。

专家指导,强化技术支撑。聘请省农机推广总站、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依靠省农机管理中心和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人员组建了17人的保护性耕作专家团队,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性环节,开展不间断、无漏点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同时,借助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定点效果监测和示范基地展示,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效果“证明”,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截至目前,县级基地达到3个,乡级基地达到3个,加快形成了以基地为引领,保护性耕作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宣传培训,营造工作氛围。采取“化整为零、深入田间、定点包片”的方式,面对面向农民讲解保护性耕作技术,解读保护性耕作政策,培训层面普及到分管农机工作的乡镇领导、基层农机站长和农民,已开展各级各类培训20余次。通过现场观摩、操作演示、微信发布、群聊探讨等方式,增强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了解和认识,启发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行列,把政府推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保护性耕作的经验做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经过多年实践,保护性耕作成效凸显,取得的可喜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生态效益明显改善。据中科院东北地理与生态所等单位的定点观测表明,连续实施5年以上“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地下蚯蚓等有益生物明显增多,深松加“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减少水分流失高达60%左右,减少水蚀带来的土壤流失达70%左右,比传统耕作减少土壤风蚀60%左右,抑制沙尘暴或减轻沙尘暴作用十分明显。由于田间秸秆还田覆盖地表,有效减少了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的发生程度。培肥地力效益明显。据专家测定,连续实施5至10年“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增加了约0.1个百分点、速效氮增加超过1.5个百分点、速效钾增加约1个百分点,除蚯蚓大量出现外,以玉米螟、黏虫等为食或宿体的有益生物开始出现,并有向生物链平衡方向发展的趋势。节本增效明显。一方面秸秆覆盖有效延长了土壤持水保水能力,在去年长达35天的严重伏旱中表现明显;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田间灌水次数,绝大部分地块从三到四遍灌水降为了一次灌水。

此外,玉米抗倒伏能力也大为增强,农民担心的草荒、病虫害大发生等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玉米产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保苗和保水问题得到了良好解决,全市玉米平均单产增加了3%-10%,增收更达到了15%左右。秸秆收集、清除、灭茬、起垄、施底肥、镇压、灌水等多道工序取消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节省生产成本13%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增效,据测算节支增收可达到30%左右。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