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超标治理要动真格的
- 2021-07-05 11:45
- 经济日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底线,如果没有质量安全这个“1”,产业发展再多的成绩都可能等于“0”。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10种高毒农药,刻不容缓、意义重大。要迎难而上,守底线、保安全,用心用力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尽快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短板,努力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10种高毒农药。笔者认为,这一行动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农残治理一小步,质量安全一大步,现代农业进一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产业安全和发展好比是“1”和“0”的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底线,如果没有质量安全这个“1”,产业发展再多的成绩都可能等于“0”。而如果能够筑牢这个“1”,再加上布局调优、结构调新、方式调绿、链条调长等,那么产业发展的成效就会十倍、百倍显现。
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6年保持在97%以上,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上依然存在。而农药残留超标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过去长期想解决却没能解决好的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老百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值更高,这意味着,哪怕只有1%的问题也要尽100%的努力去解决。
因此,要迎难而上,守底线、保安全,用心用力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尽快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短板,努力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过去食品安全监管是“九龙治水”,近年来已经集中在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两个部门。今后,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一起发力,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重点从农资流通、农业生产、产品上市三个环节做文章。
控源头,加强农药管理,让农民“有药用”“有好药用”。农药是农业的重要投入品,其质量好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网络销售假劣农资、游商小贩流动兜售等问题时有发生,既坑害了农民,也给质量安全埋下隐患。要在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10种高毒农药基础上,严格农药审批准入,加大质量监测力度,重点监测隐性添加等问题;管控流通渠道,对限用农药严格实施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尤其要健全农药二维码追溯管理制度,让来源可追、流向可查、使用有档。
抓生产,规范农药使用,落实“禁用药物不能用、常规药物不乱用”。这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一个关键。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使其知晓禁限用农药名录和用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度规定。更重要的是,应推动种植方式转变,调整区域布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这是从总体上减少农药使用的途径。鼓励有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应用良好农业规范,实施风险关键点控制,电子化记录用药情况,这是规范农药使用的现实途径。
盯上市,推进准出准入衔接,努力做到“不合格无上市”。目前,全国正在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业农村部门要督促涉及的每个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加强自控自检的基础上开具合格证,做到农产品产地带证上市。各地要健全监管网络,充实乡镇监管站和村级协管员,为实现“乡镇有人管,村里有人看”的监管体系全覆盖提供人力支撑,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农药残留治理亦如此。无论是抓生产还是控源头或是盯上市,目的都是要让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认识到农残超标的弊端,享受到农残达标的好处,从而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