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防止早霜、争取秋粮丰收技术意见

  • 2021-08-31 11:43
  • 农民日报

农业农村部水稻玉米大豆专家指导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今年东北地区秋粮作物播种期推迟,近期出现阶段性低温,延缓了生长进程,进一步增加了后期早霜风险。早霜是影响东北地区中晚秋粮食产量的重要灾害。发生得越早,产量损失越大。一般情况下,轻灾可减产10%以上,重灾可减产50%甚至不收。目前水稻处于灌浆期,玉米处于乳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前气候特点和作物生长情况,以“抢积温、促早熟、控病虫害、保增产”为重点,制定了东北地区防早霜、收获秋粮收获技术意见。

一、抢排积水,防涝。今年东北雨水较多,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采取机械排水、挖沟排水等措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和耕作层积水。排水后保持作物坡地不重叠的现状,促进自然恢复。对于完全倒伏的地块,及时进行人工扶正、培土、固定或垫耳。对于茎杆严重折断的田地,应尽快将折断的植物移出田地。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早熟。水稻采用干湿间歇灌溉提高根系活力;黄叶稻田适当施用粮食肥料。玉米和大豆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和油菜素内酯,以改善田间通风和透光,促进灌浆和成熟。对于晚熟玉米,在收获前10天喷施脱水剂,采取立秆剥皮烘干、剪空株、背叶等措施,促进玉米脱水成熟。

三是监测预警,防止低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灾准备。早霜到来前,应及时给水稻喷施抗寒制剂,增强其抗寒能力;玉米、大豆应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抗寒制剂。出现早霜时,可以用秸秆、树叶、杂草作燃料进行防烟防霜,提高近地面温度;水稻也可以用深水灌溉,提高地温,减少早霜的危害。

四是防治病虫害,减少损失。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玉米草原甜菜夜蛾、第三代黏菌、叶枯病、大豆食心虫等。科学选择适宜的化学品,坚持绿色防控、统一防控、群防群治,并发挥专业病虫害防治队伍的作用,做到优先防控,切实减少病虫害损失。

五是适时采收,保护产量。根据作物的成熟度适时收割。早霜发生后,可根据情况推迟收获,延长作物后熟生长时间。玉米后熟性强,一般适时晚收;遇冷霜冻,应在霜冻前1-2天将玉米割下,放入“商店”后熟,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