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9-10 11:41
- 中国食品网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在“世界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分销服务大会”(以下简称“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晖国指出,我国地理标志使用规模正在逐步扩大。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82个,累计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381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14315家。
此次大会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北京中心、联合国贸易网络上海中心、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协会、北京当代之光广告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我国地理标志使用规模逐步扩大
地理标志是国际公认的重要知识产权类型,这些标志产品蕴含了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土条件,是传统文化的沉淀,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中国是知识产权标志大国,保护好、管理好、发展好地理标志,对于带动地方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周晖国指出。
周晖国介绍,截至今年8月中旬,中国各省区市和外国在华已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为6381件,其中山东省844件,山东省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1件,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获得欧盟两批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17个,居全国第三位。
据大会执委会负责人胡娟介绍,除山东,我国还有很多省市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地理标志商标。其中,重庆有283件地理标志商标,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名声远扬的涪陵榨菜、永川豆豉、奉节脐橙等。内蒙古拥有177件地理标志商标,这些草原特色成为祖国地理标志大家庭中最富有地域风情的成员。拥有瓜州蜜瓜、庆阳苹果、苦水玫瑰、陇西黄芪、岷县当归等一大批富有地域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医药产品的甘肃省,目前拥有152件地理标志商标。在陕西,8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助力了当地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品牌建设持续壮大。山西的太行山脉促成山西特有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也成就了其地理标志产品天然的孕育土壤,共拥有90件地理标志商标。宁夏有25件地理标志商标,包括独有的特色枸杞树、盐池滩羊肉、贺兰山葡萄等。
就在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准2021年确定筹建西湖龙井等5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示范区域内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2444家,直接年产值达1300亿元,产品附加值高。力争通过3年建设,提升示范区地理标志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地理标志产品市场附加值。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将通过启动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大力扶持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和以原产地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探索出一条将知识产权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地理标志国际法规提升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通过地理标志和商标等知识产权工具,还可以达到保护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特色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区域或国际流通渠道的作用。
据商务部条法司二级巡视员陈雨松介绍,《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双方共计500余个地理标志可在《协定》项下实现保护。
“《协定》通过保护这些地理标志,使消费者能体验到正宗的地理标志产品。”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农业参赞彭达明表示,第一批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包括中国的普洱茶、四川泡菜、绍兴酒、吐鲁番葡萄干,欧盟的香槟、帕尔玛火腿、波尔多葡萄酒、菲达奶酪等产品。
“《协定》的实施对生产者来说,不仅维持了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经济活动,有利于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还也为消费者带来‘三重保证’,即保证产品原产地、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的真实性等。”彭达明表示。
《协定》的生效也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据陈雨松介绍,目前我国地理标志相关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协议》的生效推动了不少地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成为实施精准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如百色芒果在登记为地理标志产品后,价格提升了40%,累计有6.8万户25.23万人通过种植百色芒果告别贫困;山东鱼台大米的价格也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前的每公斤4.4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公斤5.4元,每公斤增加收入1元,使全县农民增收达4亿多元,全县1947户农民、4700多人脱离贫困。
“目前我院受理的事关地理标志产品国际贸易和竞争的涉外案件较多。”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靳学军看来,一系列国内外法规的实施对涉地理标志商标授权行政案件的审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从建院至今年8月,我院共审理涉地理标志商标授权行政案件53件,涉地理标志商标确权行政案件78件,涉地理标志商标民事侵权案件43件。”靳学军表示,其中近三成属于涉外案件,多涉及国际知名葡萄酒、烈酒和农产品等地理标志产品和相关国外政府部门、贸易组织、行业协会。另外,涉及事关地理标志品牌布局的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以及事关区域产业品牌发展和社会大众消费的案件较多。在区域产业品牌发展和社会大众消费的案件中,从标志类别角度看,地理标志案件涉案商品或服务已涵盖商标申请注册45个类别中的20余类。其中,涉农产品类地理标志案件数量最多,涉及果蔬、茶叶、药材、烟草等近20个产业小类。
对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清表示,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化水平,为包括地理标志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不断加大地理标志侵权查处力度。今后北京将把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专用标志使用纳入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此外,将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优质地理标志产品双向流动,进一步加强涉外地理标准保护和海外维权力度。”他强调。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制度优势
我国地理标志在监管机制建设、示范区建设、地理标志保护水平、地理标志保护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制度优势,更好推动地理标志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司长张志成表示。
首先,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地理标志立法调研论证,推动加快地理标志专门立法步伐,确定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及保护途径,及时提出立法建议。推动在地理标志保护机制下,强化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道地药材、传统手工艺品等的保护。
其次,健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完善特色质量保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标志特色质量管理融合。优化完善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基础通用国家标准制定力度,提升高质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的有效供给。完善专业化地理标志检验检测服务网点建设。
另外,强化地理标志全链条保护。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规范在营销宣传和产品外包装中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严格监督和查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人未按相关管理规范或使用管理规则组织生产的违规违法行为。
同时,构建地理标志协同保护格局。推动在部门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中纳入地理标志保护内容,推动我国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统筹推进《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第二批清单地理标志互认互保,推动地理标志保护领域的国际规则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对此,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华平认为,我国地理标志资源丰富,这些地理标志产品以其显著的天然地理特征、特殊的商业价值和广为流传的口碑而为寻常百姓所熟知,如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平谷大桃、宁夏枸杞等。“从挖掘文化内涵、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重视品牌孵化、加强金融创新服务、加强地标市场宣传等多个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他指出,加强地理标志创造、运用、保护,可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从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