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支队伍”宝联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9-14 11:39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才能形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按照这个逻辑,今年3月,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了专家团队、项目团队、营销团队“三支队伍”,2000多名专家干部深入农村,活跃在田间地头,入户入企,问诊问诊解决问题,服务农业生产。

半年来,专家团队共推广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460多项,适宜品种300多个,主要技术、品种到位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0%。项目组解决融资、用地、配套基础设施等问题489个,年投资455亿元,服务第一产业发展项目。营销团队通过组织农产品销售和品牌营销,线上线下销售9.7773亿元。

“‘三队’联盟是推动山西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载体创新。依托专家团队推科技的强大力量,项目团队抓项目增后劲,营销团队促销售提效益,牢牢把握产业振兴的根基,以纲领性的方式实施,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志杰说。

重装出发,服务唯实

樊氏杏是忻州市樊氏的主要农产品。“三队”专家团队组建后,针对产品遭受霜冻灾害、损失严重的问题,指导开展了钢架大棚防止果树后期冻害工程。

4月11日,项目还在建设中。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做好霜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樊氏处于预警区域。团队迅速联系实施单位,加快了项目进度,最后一战花了12个小时才在晚霜前完成安装。

4月12日,霜冻出现,赵家庄村100亩杏树得到防冻保护,避免了8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鲤城县项目组把“百万干鸭全产业链建设项目”作为套餐服务的重点。施工队没有做“手割掌柜”,而是为项目充当“难度疏通机”、“施工催化剂”、“启动服务器”,积极协调解决退耕还林补偿、水井认证、进厂主干道拓宽等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

从技术推进到项目跟进,不仅揭示了农业发展中层出不穷的问题,也考验了宝联三大团队的应对智慧。

高层团队。现有专家团队成员103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951人。其中省级遴选专家230名,均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高级专家全部上阵,实现了全省覆盖、一县一队。

做一个好的施工队长。项目组由与项目相关的规划财务、规划开发部门组建,项目实施后由审批改为后续服务,重点关注开工、建设、竣工、调试,缓解拥堵和困难,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结果,98个重点项目开工率100%,带动完成一次生产固定投资219.1亿元,同比增长52.8%。

服务很实用。每个团队都有相应的服务计划和关键任务。专家奋战根据农时挂图,项目组从项目实施开始,力争开工、投产、达效。营销团队推出拳头产品,培育旗舰品牌,拓展重点市场,策划重要活动。同时,通过实体化、项目实施、季度推广等方式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产业链是生产线。在推进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围绕产业链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瞄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补充、提升、强化的关键环节,成为“三支队伍”的重点内容。

投资链的延伸。4月23日,山西召开农村产业金融服务对接会,允许金融机构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农村产业信贷意向440亿元。

得益于此,日本酱油生产、果蔬深加工、优质冻干即食复合食用菌生产线、司徒镇线上5 G应用场景、山西陵川白草生紫苏籽深加工、年产黄芩苷300吨、连翘提取物500吨等一批农业深加工项目相继投产。

培训和强化链。5月初,山西省召开高素质农民培训认证推进会,重点培训农民25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万人,今年持证上岗20万人。授予100所田间学校,授予100名金牌教师奖励,授予100名农民证书,为农民培训增添培训载体。团队带领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和当地6000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田秀才”。

推广应用了高产强筋小麦、膜侧播种技术等一批新品种新技术,一批经过培训认证的新型农民围绕种植、加工、销售规模成立合作社和企业。

加强链条。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搭建产销平台,运营山西药茶展示中心,在上海推出山西优秀农产品精品街,为企业走出山西进入上海搭建展示平台。先后组织农产品进机构、进校园,举办农产品“金品金维扬帆出海”对外推介活动。

与此同时,山西启动了晋资优特农产品品牌目录数据库评价,对产品品牌进行了评价,组织申报绿色220个、有机4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深圳产品23个,打造了市场品牌。

三支队伍下沉到一线,政策汇聚到产业形成方式,要素汇聚到产业链形成活力,解决了销售、融资、土地、基础设施、环保、人力资源和技术的堵点,同时落实土地、金融、环保等各项政策和项目资金。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厅长王进仁介绍,目前,一产42类项目完成投资240亿元,推动增加值完成330.4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有力支撑带动了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

协同作战,向高进阶

8月,五寨县的3万亩加工型马铃薯高标准种植基地花开如海。一场加快山西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试验正在进行。

该项目由政府投资1200万元,从两个乡镇12个村的1683户农民手里集中连片流转3万亩土地,投资840万元平整农田9000亩,投资7228万元建设现代节水灌溉设施;由专家团队会同蓝顿旭美公司确立“大喷灌+小滴灌”的节水种植模式并在种植和植保的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由项目工队跟踪服务,解决土地、资金、开工建设等问题;营销战队组织企业、合作社参与马铃薯购销、深加工等合作。

政府推动,包联服务跟进,种植基地实现了科技为先以及种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科学化、生产经营集约化。蓝顿旭美公司依托冷冻马铃薯制品生产提升加工转化能力。该公司的引入还实现与农户的技术服务和购销合作,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据介绍,通过该项目,农民耕种一亩马铃薯的纯收入达到2500-3000元。

科技增动力、项目增后劲、销售增效益同频共振,围绕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是政府与市场的携手,也是三支包联队伍的协同作战。

横向协作的同时,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纵向协作,队员的构成涵盖了生产、加工、病虫防治等各领域专业的干部专家,省市县同部署、同推进、同包联、同服务。

“大家心往一处想,开足马力搭平台、八仙过海拓渠道、稳扎稳打树品牌,就是要推动山西‘特’‘优’农业由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产品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营销战队队长、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市场和信息处处长武少东说。

农业向高进阶,亟须创新破题。刘志杰说,“三队”包联、协同作战打破了三农工作各抓一段、衔接不充分的问题,三农干部由“单一作战”变“兵团作战”,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三队联动和部门联动新机制,成为山西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和新抓手。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