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农业“标准地”一图一管一网

  • 2021-09-15 11:39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在承包土地之前,我们必须向镇街部门查询信息,我们必须跑到现场去看。现在,各种信息一目了然,网上选地、网上记录都非常方便。”谈到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平台,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致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帮助很大。

不久前,义乌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佛堂镇签订土地出让协议,出让北里寺村、陈矛村、葛湖村950亩农业“标准地”。“土地流转后,这个平台还为我们提供了农业技术指导、灾害预警、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服务,大大增强了种粮农民的信心。”沈对说道。

据了解,2019年3月,义乌启动农业“标准地”改革,旨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有效提升农用地亩产效益和农业生产力。今年5月,在全省数字政务系统框架下,义乌按照“李哲村”跑道中“农业高质高效”子跑道的要求,协同整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务、供销、金融、人社、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业务,整合13个系统,依托“李哲办”两个掌上平台,打造项目管理、智能监督管理。

记者看到,该应用以“农业‘标准地’生产一件事”为切入点,构建供地、准入、服务、监管、政策、销售六大标准体系,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各领域多交叉融合,通过卫星遥感、天图比对、现场验证等方式“上天堂”“知家底”。如今,义乌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0万亩粮食功能区的基础影像数据,从地块属性到作物类型再到基础设施、地块优势,一目了然。

有了耕地资源,不仅可以实现农业“标准地”网上发布、网上选地、网上签约、网上备案等功能,还可以建立集农资供应、农技支撑、资金保障为一体的多跨服务场景,根据业主画像和生产计划,按需提供个性化农资采购、农技指导、灾害预警、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全流程服务,及时推送服务信息和预警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的监管场景中设置了9项综合量化考核指标,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物联网等现代数字化技术,配合智能农事记录模块和人工智能巡检,构建统一的数据监测模型和监测数据,对每一块“标准地”建立数字化监管台账,实现监管过程可追溯。根据监测指标的评价结果,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不符合“红码”标准的农户被实时淘汰,迫使农户自行建档,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