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丽”与“发展”共赢

  • 2021-11-30 15:36
  • 陕西日报

商洛地处秦岭深处,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市7县区曾被列入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同时,这里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各县区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类型较为单一,所辖7县区大部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面对这样的困境该如何破局?商洛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陕南发展循环经济定位,落实省发展改革委做大特色经济举措,坚持在生态经济上做文章,把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打造一批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具有县域特色、相互配套的首位产业和产业集群。商洛,正在打一场县域经济发展的攻坚战。

走出“靠山吃山”新路子

今年国庆期间,棣花古镇在经历了疫情造成的萧条后开始恢复昔日的热闹。

棣花古镇旅游景区是丹凤县文旅产业的重要代表。眼下,丹凤县通过开发、整合人文资源和度假资源,形成了有15家产业链企业、32个专业合作社、9.1亿元产值的文旅产业。

“作家贾平凹妙笔生花,让棣花古镇被世人皆知,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打卡地。近3年,棣花古镇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成为陕西省旅游特色小镇的典型样板。”丹凤县棣花镇镇长王李锋说,“明年,我们的目标是发展新型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游客在古镇的游玩体验。”

“不仅仅是棣花古镇,县上因地制宜,凭借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打好绿色牌和文化牌,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丹凤县委书记徐秀全说。

丹凤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绿色资源优势明显。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山上的树木不能再砍伐,“靠山吃山”这条路怎么走?丹凤县换了个新思路——“吃”生态。

“商洛市经济底子薄、基础差,县域经济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非常不容易。这与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分不开。”商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河说,“商洛以文旅产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共同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文旅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抓手、新引擎。到2025年,商洛市力争培育文旅龙头企业30家以上,文旅综合收入可达500亿元,文旅产业将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立足新发展阶段,文旅产业成为商洛市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新亮点。如今,走进商洛乡村,犹如走进世外桃源,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高端民宿遍布,柞水朱家湾、商州江山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目前,商洛已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36个,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文旅产业成为持续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赋能实现“无中生有”

10月,秋意渐浓,伴着花香踏入商洛市洛南县苗木花卉三产融合示范园,大地被正在绽放吐蕊的花朵染成了彩色。

“示范园里目前负责锦绣大地板块的,是我们从河南省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陕西锦绣大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洛南县发展改革局局长詹绪民说,该公司主要开发杜仲系列产品,同时还兼顾花卉苗木种植及农业旅游。

“杜仲含有大量人体所需亚麻酸和微量元素,发展杜仲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但在研发新品种和提取时却有一定技术难度。”据陕西锦绣大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卫杰介绍,该公司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培育出26个杜仲良种,目前共种植新品种杜仲1000亩。公司首创的杜仲果园化栽培模式使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倍,公司还研发出杜仲雄花茶(饮料)、杜仲红茶等专利技术产品。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了科技赋能,让商洛市各县区发展产业有了敢于“无中生有”的底气。

“这家企业来了以后,将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条。我们计划到2025年在全县推广种植1万亩杜仲。届时可实现年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润0.3亿元,带动项目区5000户农户每亩年增加收入3600元。”詹绪民说。

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商洛市着力提升科技“含金量”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挂牌成立,聘请7位‘两院’院士担任顾问,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5个项目合作协议。另外,洛南、山阳、镇安、柞水四县被纳入省级创新驱动试点县。”王河说,“未来,商洛市还将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载体,设立健康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到2025年,全市每个县区至少建设一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研发机构全覆盖。”

龙头企业带动“有中促优”

已有产业如何升级?龙头企业是关键。

10月2日,来自韩城的冯托全家来到商南县沁园春茶园,体验茶文化,品尝新鲜茶,高高兴兴地玩了一整天,回家的时候还不忘购买两包茶叶。

“今天全家人都很愉快,尤其是孩子,玩得可开心了。”冯托说。

近几年,商南县沁园春茶园变得热闹起来,前来休闲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因为这里不光种茶,还将南宋农耕文化与观赏荷花、樱桃采摘、休闲垂钓等项目融入茶园,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商南县茶产业历史悠久,但发展一直受加工企业多、实力小、品种多、品牌杂等因素制约。

怎样把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商南县2018年制定了重点茶企扶持计划,引导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主攻泉茗绿茶,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主攻白茶,陕西秦岭红茶业有限公司主攻红茶。利用茶企的不同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受欢迎的商南茶叶知名企业。

龙头企业引领,商南县茶产业发展面貌一新。“今年商南县新建高标准生态茶园5000亩,生产茶叶3700吨,产值4亿元,茶农人均收入3500元。”陕西省茶促会会长王超说。

茶产业整体升级,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也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沁园春茶园在建设示范园的过程中,对周边的山、水、林、田、路进行了综合治理,种植四季绿化苗木30余万株。茶园中的万亩茶树在凉亭和格桑花的衬托下形成了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在这里品茗、赏景、游玩,参观茶文化博物馆,通过视频观看茶叶的生长,体验茶叶生产加工过程,真正实现了“茶叶搭台,文旅唱戏,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目标。

短短几年,商南县成了陕南最大的茶生产基地之一,茶产业成为商南县最大的致富产业,一大批茶农通过种茶实现了致富。截至2020年底,商南县茶叶总产值9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3.17%。目前,商南县71家企业和合作社共同组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全部实现农旅结合。

近年来,商洛市不断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培育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商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目标,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主线,以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为路径,以实现富民强县为目的,推动县域经济质量规模双提升。”王河满怀信心地说。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