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冲击下中国“粮袋子”能稳吗?

  • 2022-04-19 11:15
  • 中国新闻网

"食物对人民来说是最重要的。"今年,国际环境突变,使得本就不稳定的国际粮价受到严重扰动。春耕期间,东北发生疫情,很多人开始担心国内粮食安全。

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农业生产情况,给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专家:国内粮食产量或稳中有增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傅在会上表示,一季度,种植业总产值增长4.8%。受去年秋季严重洪涝影响,部分地区冬小麦播种期明显延长,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略降,苗情较弱。今年开春以来,冬小麦主产区气候总体适宜,各地加大力度做好田间管理,苗情逐步好转。同时,西北地区也积极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小麦总播种面积基本持平。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有保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中新财经表示,实现粮食总产量超过1.3万亿金灿的目标,粮食产量可以稳步增加。

根据年度种植意向调查,我国小麦、水稻意向种植面积总体稳定,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增加较多。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大豆等进口较多。一些粮食价格仍然很高。如果今年的粮食产量得到保证,结构得到改善,对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应对国际市场的波动,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李国祥补充道。

局部防控,不会对春耕造成明显影响

东北是中国的重要粮仓。近期是东北春耕的重要季节,但吉林等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许多部门和地方出台了多项措施,确保春季粮食生产。比如,农业农村部成立了保障农资供应专班,设立热线电话,帮助解决农资供应、农民下地、农机上路等堵点问题。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供销总社等12个部门联合建立了全国化肥保供稳价机制,有效保障化肥市场数量充足、价格稳定。

为确保各类苗木应栽尽栽,吉林省还从中央财政下拨了122亿元的地力补贴、农机补贴、粮食补贴,加上省政府31亿元的资金,在乡镇安排2至3个大型育秧站进行储备生产,确保育秧应急供应。

“前期由于疫情防控,部分地区的养殖准备工作确实受到了影响。但后期政府层面出台针对性政策,不利影响大大降低,对春耕的影响可能不会很明显。”李国祥说。

傅惠玲还在记者会上透露,“春耕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春播粮食已播种1.41亿亩,占预定面积的15%,进度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全国58.6%的地区已种植早稻,进度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

"从下一阶段看,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还是有保证的."傅说,一是各地切实落实生产责任,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二是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大。第三,种植效率的提高。自2021年起,谷物

乌克兰当前局势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4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乌克兰危机的影响蔓延至所有主食和植物油市场,导致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在3月份大幅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世界小麦价格飙升19.7%。此外,玉米价格环比上涨19.1%,与大麦和高粱价格一起创历史新高。

国际粮食危机会影响国内粮食安全吗?

“因为中国的粮食是进口的,国际粮价会传导到中国,所以中国的粮价整体也在上涨。但这不会导致粮食危机。”李国祥说。

在李国祥看来,一旦中国粮食价格明显上涨,政府会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补贴等。以减轻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午夜有饭吃,不饿肚子,饭碗越来越稳,吃得越来越好。”农业部部长唐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做了这样的表述。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