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种子“游”太空

  • 2022-04-24 15:55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副中心种子。记者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获悉,这批种子涵盖了农作物、林草花卉、中药材和微生物种质材料。

太空环境诱变优良种质资源

航天育种的目的是什么?昨天(19日),本报记者探访了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核心示范基地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种子跟随飞船遨游太空,这项搭载试验也称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它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所能提供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技术。”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袁虎新说,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是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耐胁迫等优良的种质资源。

据介绍,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4家单位发起,由全国农业、林草业、中草药、生物医药等领域从事航天育种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的科研院所、企业及其它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优等生”“偏科生”进了“超前班”

由于太空舱空间有限,为了搭载尽可能多品种的种子,每种种子都是按粒数计算。而且进入太空的种子,每一粒都经过精心挑选、层层审批。

当然,能被选择送上天的种子,也必定是“优等生”或是“偏科生”。“优等生”想变得更优,可以送去“超前班”接受不一样的环境熏陶。而“偏科生”如果在太空把自己原有缺点的基因给突变了,也能“弯道超车”。

送种子上天难,上过天的种子下地更是不易。

从太空带下来的种子,从外观上是看不出什么变化的。而这批“太空游客”会经历一代一代的筛选与淘汰、培育和观察,至少经历三年四代,在确定变异性状获得稳定遗传后,才能进入到大规模的种植过程,而这又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些从太空返回的种子,很可能在七八年后,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袁虎新说。

果蔬产品有了“太空味道”

还没到果蔬丰收季,但在示范基地的温室里,经过航天育种培育出的航天番茄已经挂上枝头。

从外观上看,航天番茄看起来与普通番茄并无二致,但口感上,不仅酸甜可口,还更有“西红柿味儿”。据神舟绿鹏技术人员介绍,这正是该公司通过航天育种,在2017年培育出的“草莓番茄”新品种,除了口感好、精品果率高,产量也提高不少,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0公斤左右。

在示范基地的种质资源库里,仅航天番茄的细分品系就多达500余个,此外航天辣椒、航天甜瓜、航天草莓等种子、果实也凭借优异的品质销往全国各地。如今,神舟绿鹏示范基地还开通了网上商场,市民群众通过手机即可买到这些带着“太空味道”的果蔬产品。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