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 2022-06-09 11:22
- 陕西日报
“今年采用机械育秧,只用了6个小时,80亩水稻的小秧苗就育完了,长势也比往年好。”5月22日,在陕南洋县磨子桥镇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内,种植大户刘小兰高兴地说。
“今年合作社首次采取机械化育秧模式,我们1天的工作量是传统模式5天的工作量;机械育的小秧苗,养分充足,成长期较传统小秧苗短10天左右。”洋县聚丰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崔剑阳说。
近年来,洋县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引导小农户积极参与农产品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行业协会、产销联盟,探索“小农户+”模式,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同时,通过建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洋县与一线大中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小农户特色优质农产品流出速度持续加快。
农户信心足,甩开膀子加油干
今年以来,洋县紧紧围绕“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保障农民生产稳步增收”的目标,抢抓农业发展关键时令,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目前,建立抗霖播种示范点9个,整修灌溉水渠100余公里,调运良种、肥料730吨,完成水稻插秧面积4万余亩。
洋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和长远之策,持续推进“5115”产业工程和“1574”产业方略落地生根,加快“有机·朱鹮品牌”特色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拓展、主体培育、技术支撑、产销对接、深化改革“五大战略”,全力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系统,扩大农产品市场份额,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乡村产业振兴稳步推进。
“这儿挺好的,家里的土地流转过去给了流转费,我又到基地务工,一年能挣到1万多元,还能把家里老人和孩子照顾好。”5月20日在洋县有机蓝莓基地内,村民刘亚兰一边采摘蓝莓,一边高兴地说。
今年54岁的刘亚兰,家住洋县洋洲街道东联村8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留下自己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和儿子。“今年我承包了27亩地、4个大棚,负责修剪、施肥、锄草,平均工资是以前单纯务工的3倍。”刘亚兰说,“我老公还说,等我在这学好了技术,明后年我们自己也投资建一个,自己当老板。”
“刘亚兰是我们基地第一批受益人中的一个。目前基地流转土地518亩,承包返租户16户212亩,丰产期每天用工需求在200名左右,年收益500万元左右,可带动140户农户增收。”基地负责人刘管朝说。
企业勇担当,撸起袖子卖力帮
“羊肚菌生长的土壤不能旱,也不能涝,环境温差不能太大。像你的这种情况就是土壤水分太足,加之最近气温变化起伏大导致了菌菇死亡……”在洋县2022年第三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上,汉中庆瑞丰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庆通过直播为溢水镇西河村白崇君解惑。当天,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给菌农答疑70余条,累计参与人数1500余人。
“现在的企业老板非常好,不仅良种价格公道,还手把手教我们种植,生长关键期给我们提示,最后还‘订单’式回收,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白崇君说,今年28岁的他,去年年底凭着一股干劲下了订单购置了可种10余亩面积的羊肚菌种,由于一点种植技术都没有,到了种植期犯了难。令他没想到的是,庆瑞丰公司直接派出技术员现场指导翻土、搭棚、下种、养护,如今羊肚菌收割过半,预计可收入20万元。
洋县乐康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深入黄安镇种植基地,指导农户开展黑谷插秧;洋县康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冒雨到槐树关基地,指导农户进行红薯扦插;陕西果业集团洋县分公司工作人员到金水镇,指导果农开展果树养护……
洋县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免费提供籽种、技术和保底回收的方式,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引导农产品走向大市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洋县累计认证有机生产企业35户、带动培育产业示范村68个,建成产业示范带46个、产业示范点72个,建成县、镇、村技能人才覆盖的集中连片黑米生产示范基地33个。
政府搭平台,挑起大梁促销售
“现在我为洋县生态有机蔬菜推介带货,摆在我面前的是生态有机黄瓜、西红柿,它的种子是经过有机认证的,整个生长过程没有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5月13日,在“青耘中国”洋县有机蔬果节暨乡村振兴助农电商直播推介会上,陕西永倍达集团总裁王纪伟担任带货嘉宾,向消费者推介洋县有机蔬菜。短短一小时,浏览量达120多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据了解,此次电商直播活动旨在促进洋县电商助农增收、带动乡村就业和农产品产业升级,对洋县有机农产品进行宣传推介,让洋县特色有机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道。活动中洋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秦唐本草中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永倍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汉中晶绿农业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洋县有机农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
除了联系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洋县政府还搭建平台,线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西安等大城市设立洋县名优地产品牌店和品牌展销专柜(区)对外展销县域农产品,并通过线上做优“电商”服务,推动农产品线上交易;实施壮大“田秀才”“三培两带”工程,加大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今年以来,全县累计举办各类产销对接活动30场次,全县农业总产值约14.3亿元;开展种植养殖培训15场次覆盖2300余人次,从党员中培养实用人才1532名。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