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纬度: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 2022-07-01 15:47
  • 中国网

中国是世界上地膜用量最大、覆盖面积最大、应用作物种类最广的国家。它是继种子、农药和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地膜覆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在增温、保墒、抑草、抑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长期以来,由于重使用、轻回收的原因,部分地区残膜污染严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农田累计残膜高达118.48万吨,已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海纬象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在新疆建设兵团的应用基地

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已成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解决方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从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确认了生物降解地膜在解决农业“白色污染”问题中的重要性。生物降解地膜是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当比例的功能添加剂,还可以添加淀粉、纤维素等无机填料,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新型覆盖材料。它是通过吹塑或流延成型生产的。用于作物种植时覆盖土壤表面后,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土壤和作物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

上海京海魏翔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作为生物材料行业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整个行业提供一体化的生物材料解决方案,开发绿色、低碳、环保的生物材料应用。其中,全生物降解地膜(GWB-300)是公司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助力农田“绿色革命”。

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慧介绍,海威翔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薄膜来自生物质材料,如非食用淀粉和秸秆,是绿色可再生的。在农机适用性、保温保湿、抑草防虫等方面达到与普通地膜同等水平,同时可根据当地气候、日照时间、土壤、海拔、作物种类、作业方式等调整配方和工艺,控制地膜破裂时间。无需人工采摘,在自然条件下可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土壤有机质,不影响下次种植,并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公司地膜覆盖区域的土壤质量。

目前,今年4月,魏翔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产品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于棉花、水果等作物,江西、贵州、宁夏的塑料薄膜产品也正在铺设中。据当地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反馈,他们每年都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由于使用过的塑料薄膜回收难度大,一般回收不彻底,严重影响下一步作物的种植和生长,“白色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海象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后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无需清理残留地膜,既环保又能提高作物产量。

经纬像生物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中国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围绕“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绿色跨越。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