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推进城乡深度融合

  • 2022-07-07 11:43
  • 今晚报

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打造工业化宜居文明幸福之乡。”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统筹城乡深度融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打造宜居城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创建美丽乡村1139个。村庄规划要全面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村庄管护机制健全完善。各村按村总人口5的比例配备管护人员。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建成1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随着农村全球大扫除工程的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以上。现状预留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共改造农村户用厕所62.8万座、农村公厕4303座,农村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我市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坚持规划引导,统筹镇村规划建设。根据上级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区级村庄布局规划,明确镇村体制,强化镇村综合服务能力。深化村庄规划成果,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合理保障农村居民住宅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严格执行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五年行动,按照“六化”、“六有”建设标准(“六化”即硬化道路、亮化街道、无害化垃圾和污水处理、清洁能源、绿化美化村庄、健康生活;“六有”即村里有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卫生室、村邮局),从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覆盖面。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农村整体清洁工程,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清洁、村容村貌等方面实施全市村庄全覆盖整治。选择部分规划预留、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中心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建设,引导拓展,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内涵,开展招投标建设,发挥示范引导功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现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和保护机制,重点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长期运行。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