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开局良好
- 2022-07-19 11:45
- 中国农网
酷暑时节,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乡合作社,德州市农科院副院长高凤菊正在指导学生进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试验。她指着广袤田野上整齐的一排排田字格自豪地说,“这600亩试验田,先后进行了200多项大豆、玉米品种筛选、型号筛选、除草剂试验、肥料试验。一亩三分地实验,把技术送到广阔的田野,种下希望。”
今年,虞城坚定承担维护粮食安全的责任,扎实推进半吨粮提升工程和大豆产业振兴战略,超栽产量最高的“四两型”13.46万亩。目前全市大豆、玉米长势良好,均达到一级种苗标准。6月11日,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启动仪式在禹城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雷说,“禹城是黄淮海地区的一亩三分地试验田。第一年实行大豆、玉米分区复合种植,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黄淮海地区铺路搭桥,创造示范。”
关注广场和市场参与者。复合种植的关键是落实土地规模,必须让市场主体尝到甜头。禹城实行市级园林建设、镇级建设、村级田间建设,房寺镇5万亩示范园,10个镇街1000亩示范广场,所有行政村200亩示范田。通过宣传建设,党支部合作社认领5.3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和企业认领8.16万亩。
注重政策引导和创新实践。推广“四二式”,最重要的是打破种子、农机、田埂的壁垒,做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今年是大豆玉米条带状复合种植大规模推广的第一年。为保证供种和出苗质量,与盛丰种业签订了47万斤“黄绮34”大豆供种合同,播种量提高到3斤。发挥国家机械化示范城市优势,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智慧豆田。支持禹城田明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复合种植农机,组建农机合作联社,定人员、定机械、定标准。推进“减垄增地”、“变小畦为大畦”、“田间无畦”、“变漫灌为机动喷灌”9800亩种植试验。通过实验,可以有效增加种植面积10%-15%,节水30%-40%。
全民动员与“三沉”。克服“三夏”高温、干旱等天气的不利影响,落实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基层党组织“三汇”,把技术送到广阔的田间地头。市委书记滕海强亲自带领市领导盯在一线,督导工作进展。聘请四川农业大学、德州市农科院专家全程指导,农业农村局13个科技服务队日夜活跃在田间地头。全镇搭建指挥棚89个,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蹲点指导服务,确保不漏田、不漏垄。
聚焦动能转换和好处。改变生产关系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一亩地变“三亩田”“五亩田”(“玉米基本不减产,大豆算白的”)。大豆占地3.7分,“减垄增地”增加1分)。鼓励王禹集团与种植者签订协议和采购订单。大豆秸秆饲喂技术试验探索。一百斤秸秆可替代3公斤精料,平均每亩收益105元。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