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区夏收小麦秸秆全部实现绿色利用
- 2022-07-20 15:58
- 农民日报
小麦丰收后,秸秆都去哪了?如今,秸秆还田、制作饲料、制成生物肥,成为北京顺义区秸秆利用主要途径。今年,该区12万亩夏收小麦秸秆绿色利用率达100%。
夏收之际,记者在杨镇集贸市场南侧麦田看到,收割机“忙活”的同时,打捆机也同步作业,收割机“过滤”后的麦秸秆被拢在一起,一一打捆,成捆的麦秸被运送至养牛场。北京鑫利农机合作社助理协调员金振来介绍,小麦秸秆可作为牛的口粮,牛群产生的排泄物经处理后制成肥料重回农田,实现绿色再利用。今年合作社在杨镇、李遂镇等地的麦田进行打捆,2000余亩麦田的秸秆能够提供约600吨的牛饲料。
在北京奥格尼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内,一袋袋有机肥被生产出来,而这些有机肥的原材料之一就是粉碎后的小麦秸秆。
“我们用小麦秸秆当干料,调节菜田废弃物的水分,把粉碎的小麦秸秆、畜禽粪便和粉碎的菜田废弃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发酵菌剂,进行高温堆肥。”奥格尼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冬辉介绍。
近年来,顺义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径,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将农作物干秸秆、畜禽粪污、蔬菜残叶烂果等农业废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联合堆肥,生产生物有机肥料,产出的有机肥料回用于农田生产,待农作物收获后,一部分秸秆通过青贮、黄贮等方式加工为饲料,用于畜禽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与另一部分秸秆继续用于生产有机肥,从而实现了循环利用。
“顺义区小麦秸秆绿色利用率100%,除生产生物肥和饲料,主要途径是就地将小麦粉碎还田。粉碎后的小麦秸秆附着在土壤之上,提高了农田有机质,夏季有助于蓄水保墒,培肥土壤。”顺义区农服中心农机服务科工作人员刘秀芹介绍,从生态角度看,粉碎的秸秆覆盖了农田,还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抑制了扬尘。
在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记者看到,兴农天力合作社的小麦收割机将秸秆粉碎就地还田,驾驶室前后摄像头将这一情况实时记录上传。区农服中心与合作社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和电脑客户端农机管理调度中心后台了解秸秆粉碎等作业情况。
据介绍,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区农服中心针对所有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开展线上线下指导,宣传市、区两级相关政策,以小麦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具入手,引导安装农用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并给予相应补贴,同时科学引导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各镇明确镇主管领导和村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签订禁烧责任书,做好宣传教育,指派专人对地块进行巡视检查,实现小麦秸秆绿色循环利用。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