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开江鱼 “吸金”2000万 肇源江鱼“鲜”声夺人

  • 2022-08-08 11:43
  • 黑龙江日报

“这次来肇源正巧赶上举办莲花节,不但参与了一些招商活动,还再次吃到了让我惦记很久的肇源江鱼。鱼特别鲜,让人回味无穷,我每次来都会寄一些回家。”近日,准备到肇源投资的浙江客商黄润泽开心地对记者说。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肇源莲花节上,“赏莲花、看美景、品江鱼”,已成为众多游人的“标配”行程。活动期间,全县100余家江鱼馆座无虚席。蹭了一波莲花节热度的肇源江鱼,妥妥赚足了食客眼球。

其实肇源江鱼还真不需要“搭便车”,因为它早已和肇源大米一样,成为肇源县另一块“金字招牌”。传承至今的鱼文化、流金淌银的松嫩两江水,让肇源江鱼天生“自带光环”。再加上该县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南鱼北移”的良好契机,为肇源县渔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鱼文化传承6500年

作为三江交汇的滨江港城,肇源临江而建,因鱼闻名,“三花五罗十八子”的鱼文化从古传承至今。

从小拉哈到白金宝,从“春捺钵”到“鳇鱼贡”,深厚悠久的肇源鱼文化在先民前行的足迹中,不断被继承和发扬,成为6500年灿烂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肇源人不仅爱吃鱼、会吃鱼,更吃出了特有的鱼文化。

每年12月举行的肇源“冬捕节”,从下网走杆,到拉网出鱼,每个环节、每个场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场景。随着千米长的渔网被拉出水面,各种大鱼欢蹦乱跳跃上冰面,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游客共同见证冬捕盛况。头鱼抢拍、水产售卖、现场烹饪鲜美鱼汤等活动,搅热了寒冬,沸腾了冰面,尽情展示着肇源渔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条鱼引来无数客

肇源江鱼名声在外!为啥?当然是水好鱼鲜。

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喷涌而出的嫩江之水,和从吉林长白山天池飞流直下的第二松花江,在肇源县三岔河汇成壮美的松花江。75万亩的水域面积,境内江河泡沼交错纵横,水质优良,气候适宜,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无任何工业污染,发展渔业得天独厚。

肇源出产的鲶鱼、鲤鱼、大胖头鱼、鳌花、鳊花等46种淡水鱼类,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深受省内外消费者喜爱。

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吃开江鱼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每天会有500多人到肇源尝鲜。这些食客,除了本地人,还有大庆市区和外省游客。

在肇源,任何一家江鱼馆都可以做出味美可口的鱼宴,8道、24道、48道乃至56道菜,绝不重样。炖江鱼、熘鱼段、鱼籽饭包、鱼汤泡饭……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受开江鱼带动,肇源县每家江鱼馆的年纯收入在80万元左右,而开江的一个月内,利润就占到了全年的五分之一,最多的能赚20万元。

肇源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海浩仑介绍,开江期间,累计可捕捞各类江鱼400多吨,仅此一项产值就近2000万元。同时,人流的聚集还带动餐饮、旅游业增收800万元左右。

生态渔业风生水起

“划船漂在江面上,常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里闹腾。近几年江段里的鱼越来越多了,这是在给子孙后代造福啊。”打小在江边长大的肇源县渔民周景方对记者说。

近年来,肇源县坚持“贵”在生态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健康的渔业体系。恰逢全国淡水鱼供给侧布局出现较大变化和调整,“南鱼北移”给肇源进一步发展淡水鱼养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肇源县在稳定“四大家鱼”养殖“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翘嘴红鲌、鳜鱼、河蟹、大白鱼、松浦鲤等10多个名特优品种,发展养殖面积38万亩。着力打造了几个规模化养殖基地,鲶鱼沟15万亩河蟹养殖基地、青花湖10万亩鳜鱼养殖基地、茂兴湖养殖基地,以及兴安村13万亩集约化养鱼基地。肇源县同时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和扶持水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在抢抓“南鱼”养殖机遇的同时,肇源县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重水体生态涵养。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禁渔的通知要求,且在禁渔期内同步开展官方放流,倡导公益性放流,为涵养松嫩两江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做出了有益实践。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肇源县累计放流鱼苗5000余万尾。

“鱼文化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现有优势资源,在发展特色旅游、传播渔猎历史、开发江鱼品牌上下功夫,让肇源鱼文化产业成为惠及子孙的独特生态产业。”肇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玉明说。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