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农业联盟”团结新世界

  • 2020-09-18 09:52
  • 中国农网

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资产可以通过产业链延伸稳定供给,日益稳定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需要通过订单农业实现规模经济。广大农民期望分享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更多红利,这一点近年来一直触动着浦东新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于农业产业化种植到一定程度后,如何走向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利益共享的大事。2019年,浦东新区发布《浦东新区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以成立农业联盟为出发点,通过品牌主基地的基本架构,形成品牌引领、主体结合、产销对接、利益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近日,记者深入浦东新区各个农会,亲身感受了浦东新区“农会”的脉搏。

是时候联合起来了

“十几年前,我怀着团结的美好愿望进入了农业领域。虽然一路碰壁,但还是坚持了这个初衷。是团结的时候了。”上海大河果蔬专业合作社主席倪新华谈到农会,很动情。

记者了解到,在汽车行业事业有成的倪新华,2007年转向农业,形成了种植果蔬、加工雪菜、休闲采摘旅游的格局。大河果蔬专业合作基地是一个小型农业联盟,各单位自主经营。

在2019年成立大河雪菜产业联合体之前,大河果蔬专业合作社围绕雪菜的种植、加工、销售和R&D建立了“老港”品牌,成功建立了全国雪菜种植和销售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并于2018年荣获全国农民合作示范社称号。但是除了合作社自己的469亩,形成了一、二、三位一体发展的园区外,其他原材料都是通过松散结合获得的,更谈不上一体发展了。

对倪新华来说,浦东新区推进农业和农业协会的措施就像在雪地里伸出援手。

在供应链和产能得到保证后,“老港”雪菜的品牌效应迅速体现。当年农会收购雪菜原料1200多吨,带动周边9个合作社,1000多户。雪菜收购均价比市场价高10%。今年,雪菜集中储藏保鲜项目已投入运行,生产能力将从1000吨提高到1万吨,预计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老港”雪菜是一个农产品加工的品牌,组合的效益很快体现出来。那么,组合后的农产品初级品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红钢品牌王丽娜。

“红岗”品牌是长三角绿色小扁豆类中颇具影响力的品牌。上海红岗绿扁豆生产合作社也是浦东新区乃至上海都市农业的品牌。合作社批发青扁豆年产值超过3亿元。

王丽娜告诉记者,“红钢”品牌的成长取决于与大多数成员形成某种联盟,并通过质量和规模形成竞争力。如果能与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连接,带动第二产业,就能继续成为特色小农产品的“隐形冠军”。

富足和高附加值是都市农业的竞争力。做小规模农产品的隐形冠军,是新城农民最有希望的发展路径。要走完这条路,前提是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高效合作。

“相比之下,上海新型农民在合作效率上有优势,但在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上往往受到限制。浦东新区以农联为起点,此举是对的。”苏金山,农业局长

都市农业的土地资源瓶颈和其它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是如此鲜明,必须形成共识,即都市农业发展不能依赖规模效应,需要发展更多品类,形成品牌竞争合力,同时,更要保障好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浦东新区在推进农联体过程中自觉意识到保障农户稳定增收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无疑为农联体"航母"配上了"巨锚“。

上海良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1年,经历多次转型后成长为提供安全绿色食品的农业企业。良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浦东新区首批5家农联体之一,农联体的特色是集粮食、水蜜桃及蔬菜三类产品联合于一身,特点是成功探索出定制分红保障的农户分配模式。

以粮食农联体为例:年初向农联体成员下达订单,以固定收购价的方式保障农户的第一部分利益;扣除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后,经营盈利部分10%作为发展基金,30%按照农联体成员销售量分红,30%留给村集体,剩下的30%作为风险基金以丰补歉。

"在这个分配机制下,农联体成员都是为自己干,地位平等,联合的效率自然涌现出来了"上海良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良元说。

今年61岁的王良元17岁就爱上了农业经营,从上海街头卖鸡到组建良元禽业再到地产蔬菜、水果,一路打拼,把品牌、品质、品种看得比他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因此创下了有口皆碑的"良元"品牌。当浦东新区开展农联体创建后,他毫不犹豫贡献出了"良元"品牌。

因为"良元"品牌带动和利益推动,良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快速壮大,今年水稻面积达到5300亩,即便按照去年每斤优质大米订单价3.8元,以及平均每斤8元的销售价,农联体成员和村集体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了。

清美蔬菜产业联合体依托"清美"品牌及渠道经营浦东地产蔬菜,其利益分享机制和良元农业产业联合体有所不同,采取了订单农业土地流转二次分配就近就业的利益分配模式。

张家桥村是清美蔬菜产业联合体重要基地之一,村委会主任乔华说:"村办企业、工业目前已经没有了,依托清美品牌,土地收益和工资性收入成了我们村农民重要的收益来源"

当然,保护了农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清美公司也因此构建起了稳定的供应链。据统计,清美订单农业对接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及浦东新区7个镇,采购69个蔬菜品种,平均日订单采购绿叶菜50吨左右。

农户增收更稳妥了

农业产业化为新农人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在如此众多的改变当中,要数"自我实现"最受重视,不仅体现在功成名就的农业企业经营者身上,也体现在合作社成员、家庭农场主身上,而且,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自我实现"的观念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强烈。

"自从有了农联体,我又有新动力了,这种感觉真的特别好"上海越亚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应雄谈到今年成立了越亚西甜瓜产业化联合体,开心得像个孩子。

应雄子承父业从事现代农业,经过多年打拼,”越亚"品牌成了上海瓜果行业拥有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供货及向上海市外供货的强势品牌,并成为浦东新区向品质、向稳定的市场要效益的佼佼者。

然而,应雄始终认为,”越亚"品牌可以通过联合更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通过稳定市场为农民和市民创造更多的利益。

记者通过浦东新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了解到,浦东新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区级合作社209家,家庭农场539家,新增专业农民3300人。遗憾的是,浦东新区三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带动的当地农民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仅有23家合作社带动100户以上。

“调查发现,农会可以给新农民实现自我价值带来新的动力,这种动力一定会提高浦东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变浦东新区农民收入水平与浦东在上海的地位不匹配的局面。”浦东新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综合开发部副研究员吉帅说。

浦东新区明确表示,到2022年,建成2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1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00个家庭农场,惠及5万户左右,对接10万亩左右生产基地,平均亩产增长15%以上,达到上海领先水平。

记者发现,以王丽娜、熊英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新型农民围绕农会实现了自我价值,以王良元为代表的老一辈农业企业家和以倪新华为代表的中生代企业家也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我实现,这是浦东新区实现上述目标最坚实的基础。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