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给出丰富的答题纸”

  • 2020-10-30 15:48
  • 黔南日报

走进长顺县广顺镇何新村,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里,村寨整洁,道路平坦,浓郁的乡村文化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这里土地肥沃,坝区平坦,绿水竹尽收眼底。在稻田里,村民们摘着新摘的茭白,笑得合不拢嘴。

10月23日,2020年黔南秋冬季种子和茭白产业发展现场观察组进入长顺县广顺镇。当天,贵州省专家和全国各县(市)农业领域相关负责人学习了长顺县发展白米产业的优秀经验,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提出了长顺农业发展的“干货”.

以组织化推动规模提升

“小打小闹不是气候。只有规模连片,群众动员,优势集中,才能真正做到规模化,才能把行业打出去。”在广顺镇何姿村蕾丝茭白种植基地,项目负责人向观察组介绍,蕾丝茭白种植基地计划种植3000亩,现已育苗970亩,可用于大田种植6000多亩。主要品种是美人蕉,大而全,深受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群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

早年,核村的蕾丝团只是个泥坑。短短几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当地的“聚宝盆”。这一切都要从长顺县做起,长顺县一直把基地建设成全省茭白产业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长顺县精心挑选了一批有组织能力和思想魄力的领导,成为核村党支部建设的中层骨干,积极组建村级合作社,充分发挥支部书记作为战斗堡垒和“带头人”的作用;同时,采取“合作农民”的组织运作模式,开辟了“村社共建”的新模式,包括党员联合管理、联合活动、联合人才教育、联合资源利用、联合产业推进等。

观察组在了解了当地茭白产业的发展模式后,经过讨论建议,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强化茭白的单一产品,力求突破产业规模瓶颈,做到“一招鲜,吃得满天飞”。观察组还指出,要做大做强农产品规模,就要做好风险管控,核村要千方百计发展水竹产业。企业和散户千万不要冒险,购买保险一定要科学进行,避免因气象灾害、市场变化等原因造成损失。

以专业化促进品质提升

“2020都匀毛尖(国际)茶人大会刚刚结束。会上我们说贵州要做‘清茶’。现在来长顺,也要做“安心菜”。确保人们的每一口都是干净和令人放心的。”

在广顺镇双季茭白种植基地,观察组的专家亲自下田收集茭白,用清水冲洗,率先生吃茭白,宣传当地茭白绿色无污染。专家表示,贵州省农业发展条件不如东部发达地区,由于物流成本较大,农业产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贵州农业发展必须走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道路,大力发展绿色优质蔬菜。希望长顺水白能以质量取胜,成为黔南乃至贵州的名牌。

听到观察组的肯定,微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广顺镇取得了丰收

“农民只需要担心种植和向我们出售东西。”在广顺茭白冷链及产品分拣中心,负责人向观察组介绍,茭白称地面产品和这里的商品。只有把更多的水竹从产品变成商品,才能真正产生效益,否则只能烂在地下,变成一堆肥料。

据了解,广顺茭白冷链及产品分拣中心作为产业配套项目,租赁给贵州微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主要集中在茭白鲜活产品产地的“最后一公里”。立足于“农业所有、农业使用、农业享用”的原则,立足于从源头上弥补茭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不足,实现产业发展的产销有机联系。

小整理中心,但是里面有丰富的大学题。在现场,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算了一下工业账:中心从7月27日开始收购水竹,收购期60天,平均每天收购16万斤,最高每天收购30万斤。销售额方面,日最高销售额达26万斤,公司按销售额1斤向村级合作社支付租金0.1元。截至目前,共购销产品960万元,实现租金96万元。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合作社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解决了每天200人的分类就业问题,期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达到182万元,为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