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组数据看山西运城果业优质转型发展之路

  • 2020-11-10 16:19
  • 农民日报

10月20日,第五届山西(运城)国际水果贸易博览会发布的三组数据引起关注:目前运城水果面积稳定在330万亩,年产量550万吨,年产值141亿元;水果成功出口69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量38万吨,其中苹果、桃、樱桃出口量占全国20%以上;农民人均果业收入3900元,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31%。

三组数据反映了三维的意义。从国际上看,运城果业已成为中国农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从全国水平来看,运城不仅是山西的“水果盘”,也是全国水果产业的梯队之一,产值100亿元;从全省来看,运城果业已经成为全省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支撑。

随着这些数据,记者最近深入到运城这个水果工业城市和农村,寻找这些意义背后的生动实践。

在政府规划的引导下,这个行业已经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运城市万荣县通化村村民苏晓东从父母手中接管果园已经30年了。他见证和经历过村民人均一亩果园,苹果生产销售的经历。现在新时代,他已经投身于大市场,家里11亩地都种上了果树,苹果销往国外。

运城地处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山西的粮棉基地。在最后一轮农业生产调整中,北纬35最佳苹果生产带的地理位置为晋南果园建设提供了禀赋支撑,苹果等经济作物成为运城既“特”又“优”的农产品。

运城借助种植优势和市场经济,将销售视角放在全国市场上。在稳定粮食供应的同时,内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形成以万荣、临沂、芮城、平陆、盐湖为主要产区的苹果生产带。对外,政府带领南北农民进入市场,培养了一批苹果经纪人和销售企业。

扩大市场受益后,苹果产业成为运城农业的主导产业,果农尝到了丰收的喜悦。2003年运城苹果面积迎来历史新高,推进到230万亩。为此,运城市成立了水果工业局,协调苹果产业的发展。随着运城苹果家喻户晓,“一亩果园赚一万元”的美谈从河东传开了。

市场经济注重供求关系的变化。随着黄金生产带其他省份苹果种植规模的增加,市场供给井喷,收益边际效益开始下降。在市场经济的“双刃剑”下,农产品价格较低、销售困难的问题层出不穷,苹果产业逃离序列正在运城果业的路上。

"国内市场的饱和使得山西水果开始关注国际市场."运城市水果工业局局长潘剑祖说。2016年,运城与山西省商务、农业和农村事务厅、检验检疫局达成共识,围绕水果品牌培育和市场开发,建立了水果出口管理体系。该模式旨在通过建立出口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水果和其他农产品的出口。

2017年,时任山西省省长娄提出,要把运城建设成为全省水果和水果产业的龙头,把运城建设成为省级水果出口平台,成为全省支撑的省级战略。面对国际市场,运城水果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等69个国家或地区开拓市场,覆盖全球六大洲。运城有232个注册出口果园,71个注册出口水果包装厂,出口基地面积35.91万亩。

做好两个品牌,果农进入大通道

对运城市临猗县北新乡村的果农王来说,苹果收获季节也是最忙的时候。除了收割采摘果园,他还忙着准备参加水果博览会。

像往常一样,从事水果外贸的金顺源果业董事长王亚平在水果博览会开幕前支付了翻译的费用,以便与外商顺利谈判。

果农的忙碌和企业的自发性意味着做好产品品牌、整合展示品牌成为果农生产的翅膀,运城国际水果交易会已经深入果农的生产生活。

无论是扩大国内销售还是刺激出口,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市场对农产品的信任,缩小农业与市场的距离,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但现实是农民种植生产后找不到市场渠道,企业在产品制造后还要孵化市场品牌,增加了时间投入和物化成本。

“在首届果展上,从临猗苹果、万荣苹果等县名牌,到果农自己的万宝、秦观苹果,运城有数千家果业企业和合作社,数百个苹果注册商标。潘剑祖说,“多、小、散”的品牌降低了苹果的议价能力。

平台实现排水产量突破,区域品牌引领产品市场溢价。在这种逻辑下,运城将通过举办水果交易会来打造会展品牌,这将消耗和出口贸易。深入培育“运城苹果”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政府背书提升产品认知度。政府逐渐成为农民和产品进入市场的融合代理人,在市场服务体系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也成为城市实施省级出口平台战略的路径。

自2016年以来,运城国际水果交易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水果展、贸易洽谈、品牌推广、农业超对接、新产品、新技术、新机械示范、直播配送、发布苹果价格指数、推出“南国贷”金融产品,水果博览会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农业农村、发展改革、金融办、银保监、供销、税务、海关、各大银行等机构和部门参与进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越来越多的水果类别成为展览的主角。

随着会展品牌的授权,运城水果出口类别从5个增加到11个,其中苹果、桃子和樱桃的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20%以上。

同时,品牌整合也在进行中。2017年,运城推出区域公共品牌“运城苹果”。品牌重新定义后,具有明确的地域特色,强化了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区域特色、核心价值和市场认可度的定位更加清晰。

由此,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有了品牌,价格就上档次了。现在苹果出口卖,一个能卖16.8元。”王对说道。

新科果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乔也学到了品牌的力量:“公司加工的苹果从国内到国际,从3毛钱一磅,到3元钱一磅,再到15元一磅。在品牌溢价的引导下,苹果的生产越来越规范。”

销售迫使生产,水果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品牌和出口打开了运城水果国际化的大门,为水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与此同时,农民的市场化观念得到了培育和形成。

根据出口需求,运城建成104个出口标准示范园区,建成100万亩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成苹果、油桃等7个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了一批地方苹果出口贸易公司,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的经营实体,示范和引领运城水果生产技术的提高。

运城从国际国内市场入手,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酥梨、鲜桃、樱桃、石榴、葡萄、火龙果、冬枣等。除了苹果。水果品种丰富,从春季持续到冬季,实现了淡季上市和鲜果年生产供应。

" 80%是红富士,苹果品种结构单一."在应对市场的过程中,苏晓东先后用樱桃代替了苹果。"樱桃生产周期短,劳动力少,迎合市场需求."同时,果园由施用化肥转变为施用有机肥和高效水溶性肥料,疏果树、树下种草、改善土壤有机质的思想逐渐引导他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在政府和市场的手里,从果农到企业,从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到监管体系,涉及种植、加工、销售、仓储、运输和包装的农业产业链逐步升级和完善,推动着运城果业乃至山西特色农业产业的升级。

基于农业的特点和优势,农业如何实现优质转型发展,提高竞争力?运城市提供了一条有数字、有实践的路径:以国际国内市场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塑造水果博览会和“运城苹果”两大品牌,提升市场价值;加强政府服务市场的能力,与市场联手,产品匹配需求,行业能看到大市场,农民能到达的渠道最终实现。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