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贫困县脱贫脱帽 数百万人回到家乡创业和就业
- 2020-11-11 13:23
- 人民日报
86年前,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长征,从赣南开始。长征途中,赣州将士不断前行,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演了另一场征服贫困的壮举。2020年4月26日,江西宣布最后七个贫困县脱贫。杜愚、兴国、宁都和赣县是赣南的四个老县。
在英山红这个丰收的季节,我们走进赣州,在老区寻找新的传说。
1248个扶贫车间
你面前有一杯浓郁的工夫茶。喝一口吧,先苦后甜。
“20多年前,我以为我可以喝一杯工夫茶。”赣州兴学来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东华倒好茶,打开盒子。
19岁的陈东华离开于都县小溪乡川坑村,在厦门四处流浪,在他最痛苦的时候只剩下15元钱。自从陈东华成为一名车工厂长以来,他几乎在服装业的所有岗位上工作过。2004年,陈东华终于有了自己的加工业务。这时,他离开家乡已经13年了。
2015年,回家过年的陈东华,在都都服装协会的牵线下,决定在杜愚建分厂。“工厂是‘包里住’,两年免房租,有很多好政策。”2018年,陈东华在杜愚开设了第二家工厂。他把车间变成了扶贫车间。目前工厂80%的员工都是本地人,有20多个贫困户。
于都工业园区近年来发展了60多家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大部分是海归创办的。自今年恢复工作和生产以来,已经创造了15000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大约5000名贫困劳动者,有——个账户。杜愚扶贫办主任张灿五华感觉如何?
“不要大惊小怪,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扶贫工场。”赣州市扶贫办副主任赖外伟介绍。
走进宁都县天头镇房建扶贫草席作坊,草席的香味扑面而来。曾经在浙江工作的文春荣和陈月兰,回国七年,终于有了“种植-加工-实体销售”的一站式产业。现在夫妻俩开发了线上销售渠道,生意很好。他们还拿出两层自建房屋作为仓库,吸收周围15户贫困户打工。“现在全国的草席市场都知道很多‘纺健’!”文春荣经常用这个来激励员工。
“我们现在叫‘宁都小温州’。”天头镇镇长李群华说。天头镇人口少,地少,当年民工成了潮。如今,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草席、服装鞋帽、电子工艺品等行业如雨后春笋,一个返校创业园已经初具规模。
“在城市里,有1248个由返乡农民工建立的扶贫工场,使12071名贫困劳动者得以就业。只要贫困劳动者就业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享受房租和水费补贴、一次性建设补贴、就业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赖来伟从不放过每一个宣扬返乡政策的机会:赣州正在加快建立返乡召回机制,包括宁都县在内的8个县(市、区)已获批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结合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完善各项回国创业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海外人才协会”等平台,吸引海外企业家回国创业,共同发展。
目前,赣州海归中,有16.9万创业者通过各种形式,带动43.5万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3万人。
超200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
我不知道去了多少次我的家乡。朱道贵终于下定决心:投资!在这个测试中
但在朱道贵眼里,穷山就要富起来了,一条宽5米的蜿蜒山路,像一条蜿蜒的玉带,连接着村庄和住户,半山腰上推土机轰鸣,一个宽敞的观景台成型了。朱道贵指着周围的山坡,介绍着自己600亩的金茶产区,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
“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工厂都已在镇上建立,经销商渠道也已实施。现在这里每天工作20多人,平均工资每天150元。未来可容纳多达200人就业。”朱道贵坦言,“当年要是有这么好的政策和机会,我也不用在外面待30多年。”
舞台也是年轻人的。
90后白石村村民祝新高中毕业后来到广州工作。两年后,他回家和父亲一起养猪。村民说听不懂。2014年朱新甲被划入贫困户,父亲朱道生不甘贫穷。那一年他开始尝试养猪,但是对技术和市场不太了解,一直没有改进。父亲有让祝新回来帮忙的想法,但被拒绝了:“没有网络,手机是砖头,让我窝在这里?”
2018年,90后第一任村书记郭海宁与回家过年的祝新长谈:才一年多,网络村覆盖,自来水畅通,路好。“国家这么支持。你还担心什么?”祝新最终决定回家。通过互联网,祝新不仅学会了育种技术,还打开了网上市场。2019年,通过自繁自养,卖出200头猪,净利润30万元,一只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祝新的养猪合作社已经带动了10户贫困家庭。
“漳州10112个合作社中,有2000多个是海归创办或领导的,近四年新注册的合作社有近一半是海归领导的。”赣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吴认为,“他们对当地很有感情,对这种怀旧情绪很熟悉。通过他们的推动,就业和扶贫将具有持续的造血能力。”
约145万返乡人员
车间的自动传送架上,不断有半成品服装被传送过来。刘小英把手放在手上,仔细检查。“没问题!”微微皱起的眉毛散开,赢了一个。
枯燥但令人满意,作为一名星雪来公司服装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刘小英一个月能挣3000元。公司提供住宿和去村里的班车,每周都可以回去看孩子。住在都都县仙霞乡三端村的刘小英从来没有想过这种工作生活。在广州工作的日子里,她想念孩子,更担心自己的生活。夫妻俩主要是打零工,一个月收入6000多,除去房租、伙食费等费用,剩下的不多了。
刘小英告诉记者,2018年9月,她和丈夫讨论过。她老公还是出去找就业机会,在家附近打工。“现在,我正在动员我的丈夫让他回来和我一起工作。”
"这个城市大约有145万人重返工作岗位。"吴说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家就业可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五年前,赣县大田乡大坳村村民英(音译)和丈夫商量回老家工作。到目前为止,这对夫妇仍然对他们的决定感到高兴。老人生病,两个女儿上学,在广东服装厂工作两年,解决不了全家的贫困问题。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
2015年,瑛和丈夫回国开了一家服装家庭作坊,专门加工广东订单。他们起得早,贪得无厌,一年挣一万多元,刚刚过了扶贫关。2016年,红色扶贫证书贴在最醒目的入驻墙上,黄表示,她的人生有了希望。
这时,大坳村也在奋力脱贫。江西武警总队帮助建设了一座140千瓦的光伏电站,一个12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拔地而起
黄的决定随着大坳村的变化而变化。2018年,她放弃了平均收入的小作坊,通过扶贫理财产品和贷款,种植了5亩脐橙。每天早上5点起床,收拾好自己的家,然后去农村综合建筑工地上班。下午5点完工后,去山上的脐橙园帮爱人修剪育肥。加上公益岗位工资、脐橙产业奖、光伏发电奖金,这对夫妇去年赚了10万元。黄对说:“以前,我太累了,不敢向前看。现在我累了,我要上山去看我的脐橙。”
爬最远的山,逛最偏的村,就是为了看扶贫最真实的一幕。
一组组的数字令人兴奋。2011-2019年,赣州贫困发生率从26.71%下降到0.37%。从2018年瑞金率先脱帽,到今年甘南全面脱贫。这个旧区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微笑让人感动。无论回国的企业家,还是回国的工人,那张张满是汗水和期待的脸,都成了书写赣南新篇章的生动注脚。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