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甜产业链上的高山葡萄“串”

  • 2020-12-14 17:00
  • 农民日报

初冬时节,寿宁县凤阳镇官田村的葡萄园里还挂着一串晶莹的葡萄。村民们摘了一筐筐葡萄,停在村口,外商争相购买。

寿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最北端,福建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一个九山半水半田的山地农业县。山是最有特点的。县城一般海拔600多米。富硒锌的生态环境和土壤适合种植葡萄。

近年来,寿宁县紧紧围绕“一个品牌、两个产业”,突出山区晚熟、富硒富锌的寿宁葡萄特色,大力发展山区晚熟葡萄栽培,推动葡萄产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的要求建设。“短短几年,寿宁葡萄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小葡萄串起一条甜甜的产业链,尤其是凤阳镇的葡萄年产值超过1亿元。葡萄产业已成为继寿宁茶产业之后,产业链最全、农民受益最多、扶贫效果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又一主导农业产业。”寿宁县委员会委员石说。

示范带动和引导“小农”的发展

规模化、专业化是行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然而,由于温室葡萄种植前期资金投入高,许多农民起初没有信心。为了调动人们种植的积极性,当地党委、政府确立了“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基地、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

通过实施农业“返程工程”,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出台大棚每亩补贴3500元等扶持政策,吸引一批大学生返乡种植葡萄。2011年,大学毕业出国创业的凤阳镇官田村青年闫回乡创业,在寿宁县成立了香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种植100余亩;合作社为种植者提供贷款担保,邀请专家给予指导,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为种植者逐一提供技术服务,为贫困户购买葡萄种植台风暴雨指数保险。同时,为了改变农民分散生产的模式,当地党委、政府整合土地资源,集科普、观光采摘、技术推广为一体,建设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葡萄核心示范园区,建立了全县第一个1000亩优质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很多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了葡萄种植大军。

目前,镇上13个行政村中有12个大规模种植葡萄,总面积1万多亩,年产值1亿多元,带动群众每年增收3250元。其中,核心园区官田、大石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500多亩,示范户平均每亩收入达到1.5万元。该基地已被列入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和省级农民创业园的目录,合作社也被评为国家示范协会。

品牌领导,“身份”和“价值”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凤阳镇始终注重品牌建设,坚持质量保证为第一生命线,大力推行统一防御原则,建立生产记录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与万科集团合作建设万科中央作物厨房扶贫项目(精准施肥配送)

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全县以“寿宁葡萄”为重点,注册“北田”等商标,实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标准,引导“一个声音讲故事”。合作社和党委政府联合举办寿宁凤阳锌葡萄文化节等活动,邀请央视《每日农经》栏目组大力推广寿宁高山葡萄品牌,与百国园、深圳海基兴农贸市场、JD.COM生鲜等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凤阳葡萄开始进入大中城市。葡萄收购价格从每斤2-3元涨到7元,每亩产值1.5-1.8万元。

创新模式,甜蜜产业链越来越长

温室种植葡萄让很多人变得富有,但仍有一些贫困户因病致残。因为没有劳动能力,他们很难“生血”,收入也很难稳定增长。

为了夯实扶贫基础,增强“造血”能力,寿宁县大力实施“I 1”产业扶贫计划,制定并发放全产业链扶贫补贴,创新实施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我有一亩葡萄园”托管扶贫模式,采取短期托管和长期合作两种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该模式实施以来,效果非常明显。2018年,第一个定制30亩葡萄园平均亩产水果1350公斤,每公斤价格高于20元。每亩实际收入近3万元,每户贫困户平均分红1万元左右。

同时,凤阳镇依托白云山靠近世界地质公园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农田标准化、道路网格化、环境园艺等优势。以葡萄园、农耕梯田、高山草甸、樱花观赏园、库区周边景区带、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展人们增收新途径。通过定期举办全国山地车赛和全国山地马拉松赛,将葡萄产业与比赛有机结合,带动了一批民宿和农家院,带动了周边人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比赛管理。

目前,该镇已初步形成了集葡萄种植、采摘、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凤阳镇葡萄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过程,年产值超过1亿元,成为寿宁县继茶叶之后的又一农业主导产业。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