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智能大脑发展江苏镇江现代高效农业
- 2021-01-14 16:34
- 人民日报
一个西红柿可以长25个耳朵,每个耳朵里有3到4个西红柿。粗略计算,单株年产量可达30公斤,经济效益是传统番茄种植的三至四倍。这样的西红柿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吃安全吗?现代高效农业给出了答案。
高透明玻璃吊顶,毛细灌溉滴管,一键控制智能采摘车……走进江苏省镇江新区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码种植大棚,可以看到大棚中央大道两侧种植着西红柿,每株都摆放在离地1米左右的架子上,蜿蜒而上,生长着。“我们把这种种植方式叫做挂插种植,每一个番茄都是通过在温室顶部安装一根挂线来悬挂种植的。这样既节省了种植空间,又让每个番茄都能均匀光照。”新港农业办公室主任王说。
镇江1月份气温已降至0摄氏度以下,但数字温室内的温度却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这与智能化管理和现代化设施的应用密不可分。新港农业科技总监卢廉自豪地说:“智能中央控制系统让种植者拥有了智能大脑。我们可以在后台智能检测和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温度和光线。智能环境自动控制保证植物生长环境不随气候变化,使屋外四季变化,屋内四季如春。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温室中的每个番茄的培养基中插入一根注射器状的导管,导管埋在培养基的底部,导管的顶部会定期对作物进行智能滴灌。“培养基是用椰糠压实的,不含营养成分。需要通过这个毛细滴管给农作物灌水,是水,是营养。”陆莲介绍,温室内的设备会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当月光照指标自动配营养液,实现农作物精细化管理。
“产量那么高,打不打农药?”“我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水果可以直接食用。”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微笑着回答。本来新港农业通过无土栽培隔离土传病害,同时还对灌溉水源进行了两次过滤,降低了作物种植源头发生病害的概率,保证了食品安全。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农业农村司副科长王春新介绍,大数据跟踪技术也已应用于食品溯源。在新港的分拣管理车间,工人给西红柿贴上“身份证”,即西红柿信息的二维码,拿出手机就可以了解西红柿的种植信息和检测报告。
高效农业的概念不仅限于种植本身,还延伸到作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近年来,镇江新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培育了一批新兴市场主体。智能温室、防雨温室、机械防霜、精准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及喷雾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全区高效种植农业。
截至2020年底,镇江市设施农业面积5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2%,其中设施大棚43719个,占地面积45015.6亩。镇江市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李传德表示:“下一步,我们希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建设生态绿色防控示范区,让更多消费者吃到绿色健康食品,让高效设施农业惠及农民。”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