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冰丝带”:智慧“大脑”让会场“更聪明”
- 2021-11-05 11:01
- 中国新闻网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有国家速滑博物馆(以下简称“冰丝带”),周围是22面晶莹美丽的“丝带”弧形玻璃幕墙。
近日,记者走进这条轻盈飘逸的“冰丝带”,体验了体育管理、观众观影管理等各种系统应用下的场馆智能“大脑”。
资料图:国家速滑博物馆。中新社记者韩海丹摄国家速滑博物馆规划选址采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射箭临时场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将举办速度滑冰比赛,共获得14枚金牌。
申请是这个冬奥会场馆的特点之一,可容纳1万多名观众。国家速滑博物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提到,国家速滑博物馆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其大部分构件都是工厂建造,现场组装。
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帮助下,设计师们首先在数字世界里架起了一条“冰丝带”。它的正面由3360个曲面玻璃单元组装而成。曲面幕墙使用的玻璃,每种尺寸都有不同的曲面弧度,都是在工厂定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现场安装。
国家速滑博物馆首席设计官方正表示,智能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看管理、场馆管理系统,就像给国家速滑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大脑”。
他提到,温度分层可以通过“冰带”中的智能管理来实现:一是冰面上的温度,保证冰面标准的稳定性;比赛空间内的一个温度保证了运动员的体温和感觉,有利于创造最好的成绩;礼堂的温度约为16,为观看比赛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进入“冰带”,迎接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冷却制冰系统的冰面。
国家速滑博物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表示,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最佳的冰面,冰面之间的温差可以控制在0.5以内,制冷非常均匀,不会出现温度不同、冰面硬度不均的情况。
马进提到,在系统降温的同时,场馆产生的余热将回收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和浇水等。每年可节约约200万千瓦时。
今年4月至10月,这个1.2万平方米的冰面经过了国内测试活动和“遇见北京”速滑中国公开赛的测试。
李久林表示,目前,制冰优化、设备设施管理、室内环境管控、安全管理等系统已经融入智慧场馆运行系统,还在不断测试完善中,以更高的可靠性支撑北京冬奥会使用。
李九林说,他正在测试自主研发的场馆联盟APP,未来将整合包括国家速滑博物馆在内的多个场馆的服务和功能。赛事期间,观众有望享受定位导航、智能观赛、语言翻译等服务。
拥有“智慧大脑”的国家速滑博物馆,未来也将为观众、赛事组织者和参与者提供高品质的观看体验和完整的服务保障。
冬奥会期间,运动员将乘坐大巴前往场馆东南侧的活动准备区。进入这个区域,迎接你的是“场馆纪录墙”,展示了10月“迎北京”速滑中国公开赛期间运动员创造的个人和“冰丝带”场馆纪录,静静等待着新纪录的创造者。
根据北京冬奥组委6月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国家速滑馆赛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多功能场馆,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公益”为一体的多功能冰上中心。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运动员活动准备区的场馆设施也将成为奥运遗产的一部分,为来到“冰丝带”的冰上运动体验者提供服务。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