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中超转会名额计划增至8人 激活国内球员转会市场

  • 2020-12-18 13:35
  • 北京青年报

据了解,近日在苏州,职业联赛(理事会)筹备工作小组结合近年来国内职业联赛的实际情况和疫情等现实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选拔和流动的改进建议,得到了中国足协的初步认可。如果计划最终被采纳,新赛季中超注册一线队最高人数有望从原来的30人增加到35人,单赛季各队本地普通球员转会名额有望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8人;新赛季,甲、乙联赛本地普通球员转会名额有望全面放开。

中国足协

以“人性化”取代“一刀切”

虽然最终方案的实施还有待中国足协等各方的仔细推敲,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足协在制定各项联赛政策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用“人性化”取代了“一刀切”。

比如,按照原来的规定,中超和中国A俱乐部每个单赛季必须分别有3名和2名U21球员注册,否则会受到相应数量的普通本土球员转会名额减少的处罚。说到这,不得不提的是,这个赛季,中国A的两支新军是成都兴城和台州远大。两队无一例外的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一步一个脚印的进入了甲级联赛。但作为新俱乐部,其人员构成大多依靠从其他俱乐部招聘,不具备符合现行规定的条件。类似问题对于本赛季刚刚冲进中国A的淄博蹴鞠俱乐部也有现实意义。球队以原鲁能预备队为阵容参加今年的中国B联赛。

“限投、限薪”

有益于增加本土球员选择面

中国足协提出了“职业俱乐部有限投资、职业球员有限薪酬、职业俱乐部名称去公司化”的细则,旨在治理国内职业联赛,为各级联赛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职业联赛的健康与否,取决于联赛的激烈竞争,人才的顺畅流动至关重要。

职业联赛提出的建议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国足协的想法,因此建议很快得到足协的初步认可,这意味着该计划最终被采纳的可能性很大。

原因是有知情人士认为,中国足协控制职业联赛各种乱象的初衷是为了让联赛在充满健康竞争的氛围中有序发展。大俱乐部挥舞大俱乐部主导的所谓“军备竞赛”,无疑会对公平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抑制本土球员尤其是有潜力的年轻球员的发展。因此,中国足协可以利用“有限投资、有限工资”的政策,促进本土力量在国内职业联赛中全速发展,有序放宽各级注册球员数量的限制,这将有利于增加本土球员的就业机会,扩大本土球员的就业选择,填补各级职业俱乐部的人才储备, 协助高水平俱乐部将本地人才的剩余力量“汇”到低水平俱乐部,从而振兴整个国内职业足球人才市场。

各俱乐部

投入转向有潜质的年轻球员

从治理措施所指向的目标来看,俱乐部可以通过“有限的投入,有限的薪酬”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精力,减轻负担,从而将投资重点从少数大牌球员转移到更多有发展潜力或可塑性的本土年轻球员身上。人才选拔和流动的合理性无疑是职业俱乐部下一步自身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出于类似的原因,中国足协的高级官员和各职业联赛部门的主要领导也在讨论此事

在各种动议中,突出了新赛季各级职业联赛的报名和注册。据了解,职业联赛筹备组已经向中国足协提出,新赛季中超、中甲、中乙注册的俱乐部球队数量要有不同程度的放开。具体来说,建议新赛季每个中超联赛的一线队申请人数上限由30人(25名本土球员)提高到35人。

因此,根据本周联赛工作会议各方沟通结果,预计中国足协将对上述规则进行微调。也就是说,对于上述逐年升级的俱乐部,中国足协并不排除不低于2年的缓冲期,在理解各俱乐部实际困难的同时,也不忘督促各俱乐部尽快做好本俱乐部的人才培养工作。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