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投诉 北京市体育局对预付费消费进行风险警示

  • 2020-12-28 16:43
  • 中国新闻网

北京12月28日电北京市体育局近日发布公告,告诫消费者在体育行业使用“先付费,后消费”各类体育服务产品的风险。建议消费者在消费前仔细选择体育服务商,认真签订书面交易合同,避免购买大规模、长期预付费的消费品,坚持获取交易凭证和发票。

北京市体育局网站公告页面截图北京市体育局 《关于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的风险提示》 公告全文如下:

据相关监测信息显示,近期本市体育行业预付费消费者投诉高且频繁。为维护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特发出以下风险警示:

1.预付费消费的风险增加。本提示提到的预付费消费产品包括各种预付费运动健身会员卡(年卡、季卡、月卡等)。),私教,运动训练,健身课程等。泛指采用“先交钱,再消费”的各种体育服务产品。受疫情影响,最近健身行业合并店铺、退店现象突出,预付费消费风险加大,体育消费者应警惕。

二、应认真核实主要业务信息。支付交易前,要认真确认经营实体的资质,注意核实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是否合法,营业地址是否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一致。仔细检查开具的发票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单位名称一致。建议选择证照齐全、社会信用好、健身环境舒适、经营条件好的体育经营实体。

第三,要慎重选择体育服务商。消费者应慎重选择未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健身场所,或规模小、环境差、经营管理差、开业时间短,或存在倒闭或撤店等风险的商家,避免遭遇消费纠纷。

四、应认真签订书面交易合同。消费者在办卡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光靠口头承诺。在交易中,应认真签订书面交易合同,为事后维权提供法律依据,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交易冷静期”、预付卡使用和取卡方式,挂号卡还应包括挂失和转账方式;明确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争议解决原则和违约责任等。避免与提供健身服务的个人进行交易或签订交易合同。

五、应避免购买大额、长期预付的消费品。预付消费金额越大,消费周期越长,消费风险越大。消费者办卡要遵守市场基本规律,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要保持理性消费。建议每次预付交易金额不超过3000元,以免发生纠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倡导购买相关保险产品规避风险。

六、应坚持取得交易凭证和发票。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必须坚持在预付交易时索要正式发票,并妥善保管。一旦发生消费纠纷,便于司法申诉和维权。

七.纠纷和投诉的处理。预付卡消费纠纷发生后,消费者可以按照交易合同(协议)约定的纠纷解决方式解决,或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消费者保护组织寻求帮助。或者通过合同仲裁和司法起诉的方式。经营者停业或者无法联系,其行为涉嫌恶意侵占他人财产的,消费者应当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