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看北京”焕发北京文艺创作新动能

  • 2021-12-22 11:14
  • 北京日报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来没有啊?”声声童谣响起,一个调皮小丫头和颐和园里无处不在的耗子大爷,在皇家园林里度过一段北京孩子独有的童年时光……昨天下午,在北京儿艺七色光剧场,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剧《耗子大爷起晚了》展示了精彩片段。该剧将于12月25日、26日在民族宫大剧院首演。时至岁末,天气越来越冷了,北京的舞台上却越来越热闹了,天天都有好戏看,让“大戏看北京”的氛围更为火热。

今年7月,市委书记蔡奇调研北京文艺设施建设,提出要深化市属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积极推进文艺设施建设,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时间,各文艺院团积极响应,精心策划艺术创作,台前幕后呈现出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9月2日,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大幕开启,一大一小两个新剧场,加上原有的三个剧场,北京人艺剧场集群正式形成,使得北京人艺再度焕发青春。新剧场陆续上演新版《日出》《雷雨》《原野》和小剧场话剧《榆树下的欲望》。全新制作深受观众欢迎,几乎每部作品都是开票即售罄。与此同时,在首都剧场和人艺实验剧场上演的经典剧目也总是一票难求,实验话剧《情人》还不得不临时增加演出场次。据统计,今年下半年至今,北京人艺演出场次177场,票房收入达到2283万元。

大幕开启,一束强光打来,“冼星海”由乐池中缓缓升起,在天地间指挥着生命乐章……12月16日,国家大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首演,总导演肖向荣、编剧许锐、作曲郭思达等一线艺术家组成强大的主创团队,以“音乐化交响叙事”的结构,再现了冼星海人生中的重要节点。“第一幕我就看哭了!导演的水平、舞者的功力都太强了!”演出结束,一位观众还久久沉浸其中。国家大剧院今年下半年共组织272场商业演出,演出类型涵盖歌剧、音乐会、话剧、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类型,其中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新制作的歌剧《党的女儿》、歌剧《夏日彩虹》、舞剧《冼星海》均获得好评。

上周末,位于长安街畔的长安大戏院,舞台上是一片刀光剑影,舞台下是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北京京剧院上演的新编京剧《大刀王五》首演。这也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创排新编京剧武戏《雁荡山》之后,时隔几十年京剧舞台再见新编武戏。热烈火爆的武打场面,有筋骨有温度的好文本,让观众忍不住为之叫好。“内行能看门道,外行能看热闹,这样的好戏再多都不嫌多啊!”一位老戏迷看完《大刀王五》,直竖大拇指。

今天的北京舞台上,“创新”是一个高频词,仅仅是12月的演出中就有很多“脑洞大开”、好看好听还好玩的作品。12月7日,中国评剧院上演首部评剧谍战剧《伪装者》,让爆款电视剧以全新样貌呈现在舞台上;12月10日,北京曲艺团与北京民乐团合作,举办了一场由民族管弦乐伴奏的鼓曲专场;12月18日,北京京剧院上演新编京剧《大刀王五》,以创新手法填补京剧武戏几十年的创作空白;12月19日,北京曲艺团的相声演员们上演一场脱口秀……形式创新,内容创新,传统艺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当代观众同频共振。

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九家院团,今年下半年演出场次超过两千场,其中不乏音乐剧《在远方》、舞剧《五星出东方》这样的精品之作。“什么是大戏?不是规模有多大,而是具有社会和市场双重价值,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能够留下来长演不衰的作品,这才是真正的大戏。”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的这番话也说出了北京众多文艺创作者的心声。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